带本图书上两会:《有事漫商量》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2023年03月13日 13: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特邀委员记者 李孝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7天半的时间,我全程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群众的期盼和心声参会。

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五年间,人民政协深刻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任务要求和特点规律,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深做实,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时刻激励着我要加强自我学习,永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信息量大、载体多元、交互性强、覆盖面广……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重视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新形势下,结合本职工作应该怎么学?学什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思考已久。

谈到学什么,绕不开一本让我十分欣喜的书籍——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共同编写的《有事漫商量》。这本书以幽默的文字、有趣的漫画,对全国政协重要协商议政活动议题进行全新梳理和形象解读,以生动新颖、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了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我看来,这不仅是顺应新媒体发展和媒体融合大趋势,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方式方法的举措,也是如我一般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辅助书”。为此,我还随身携带一本走进了全国两会。

如何探索解决教学资源单一和思政课程“两张皮”问题,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尤其是如何更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政治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有事漫商量》的这种触动能够实现常规的思政课程所达不到的。似乎也为创新讲好人民政协故事提供了另外一个可行有效的思路。

细细品读,我发现这本书也敏锐地抓住了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将读“图”说“画”与课程课题有机融合,通过浅显直白、喜闻乐见的形式,能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

到北京开会前,云南工商学院、湖北恩施学院等高校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配发了《有事漫商量》。师生们反馈,把《有事漫商量》的叙事情境引入课堂,以“漫”叙事、以“图”喻理的独特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该书用情境讲述中国故事、用情景模拟政治协商、用研讨感悟政协故事,令广大师生印象深刻。

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知敬曾对我说,相较形势单一的被动灌输,这本书采用图解互动、情境融合、多元叙事等方法,将政治协商制度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触及思想、陶冶心灵,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湖北恩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注重将《有事漫商量》的“图解”叙事风格与情境教学法有机统一,让学生在读“图”说“画”中,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认为,这本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式商量”越来越散发出人民民主的魅力,背后是治国理政的“担当”。

制度自信要从学生抓起,一本书带火了一堂课,这也为我今后履职提供了有益参考。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聚焦中心工作,找准定位、把握方向,当好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致力优质教育,坚守育人初心,立足于本职工作,把握好教育的新变化新要求,用奋斗致敬奋斗的历史,用自信创造自信的未来,以实际行动彰显政协委员的应有担当。

(委员记者系云南民进副主委,中国新高教集团董事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