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十四届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大会发言

部委介绍情况及回应

2023年05月20日 11:2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

关于传播能力建设。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应变而变”,在渠道、内容、方式方法上转型,更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更好与年轻人互动。要平等交互、勇于互动、给予宽容,让说话的人有幸福感。要从传统媒体走向主战场、走向移动端,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人工智能竞争中往前靠、往前打。要加强支撑与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要好好沟通,好好对话,真心交互,用说理的方式实现共鸣、共情。要精准传播,区分对待不同国别、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做到分众化传播。

关于文化“走出去”。文化传播需要激励创新,更需要形成深层次合力。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每个岗位的人、每个领域的人都可以成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传播员。文化企业要多做有市场、有效果的事,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和传播规律的文化作品、文艺精品,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覆盖、有效传播。

关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内容为王”在这个时代没有发生质的变迁。这些年,我们把文化传播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对外推广、人文交流、国际对话取得一些成效。要继续深入宣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聚焦“两个结合”,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讲清、讲深、讲透中国故事,把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融入到文化产品表达中。要对中华文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更多维度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对外传播。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要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实现更广泛覆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李群:

关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标识符号的提炼。国家文物局将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性、示范性重点工程,以中国文化遗产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载体,加强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

关于考古工作。201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复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多次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会、发布会,推介发布多项考古新发现、新成果,出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图书,实施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国家文物局正在制定相关规划,更好统筹行业力量和专业队伍。同时,正在筹备相关专业论坛,探索考古类期刊国际联合出版,一些重大发现力争通过国际平台予以发布。

关于博物馆交流和文物进出境展览。国家文物局正在大力推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工作,有序推动一批国家重点博物馆在收藏、展示、教育、科研、传播等关键发展指标上实现突破。国家文物局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加强统筹指导,酝酿发布关于文物进出境展览提质增效的相关指导意见。同时,围绕“一带一路”等主题策划推出精品文物展览。

关于利用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扩大对外传播。国家文物局继续加强研究布局,促进学科协同,拓展学术研究的时空范围,特别要用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深入开展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是党中央赋予国家文物局的一项重要职责,下一步将在中央宣传部统一部署下,联合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高校、中央级媒体、传媒企业,建设多元评估主体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效能,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关于大湾区“并船出海”。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发挥好香港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中的独特作用,探索香港澳门考古项目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关课题,推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文物游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卢映川:

关于发挥好民间力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加强与海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合作,有步骤在海外发展一批对我友好的院团、协会等机构,持续提高外方参与度,促进文化艺术交流更加走向深入。

关于做强文化品牌、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这些年来,我们推出了一些如“欢乐春节”“文化丝路”“茶和天下”·雅集等重要文化活动品牌,下一步继续把这些品牌活动做好。

关于加强数据储备和海外流动,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传播。落实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特别是加强资源数字化。在舞台艺术领域,推进演播发展,有针对性地强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增强传播能力,充分用好数字化传播途径。

关于发挥港澳优势,增加国际传播效能。我们将在搭平台、支持艺术创作上进一步落实好相关政策,加大力度,携手港澳共同开展好对外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特别是支持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支持澳门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关于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市场传播是最为有力有效的传播。好的载体、好的产品非常重要。下一步,要通过好产品发挥好媒介作用。

关于发挥好文艺精品的作用和艺术家的作用。我们将认真吸收意见,更好服务于对外文化传播好作品的策划、设计。

关于发挥好身边的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会加强对景区的统筹考虑,把文化传播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紧密结合起来。

关于中华文化遗产交流。这些年举办了一些很好的活动,我们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广泛交流,更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乐玉成: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有三个重要环节:内容制作、渠道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应突出“内容为王”,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小切口、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占据话语主动权。应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同时注重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创新应用,对新媒体加强指导、加大支持,使其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应大力培养国际传播人才,鼓励各界人士,特别是专家学者多发声、多传播,向世界解读好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委员们还就中国影视文艺作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发表了看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作两点回应。

关于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广电总局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同步发力、相互促进,经过多年努力,广播电视节目出口体系初步形成,总体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影响力逐步提高。在这当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节目和服务出口的主力军。

关于发挥港澳在影视方面的独特作用。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同港澳地区的合作拍摄、合作制作、合作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同港澳地区在广电视听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视听产业共同繁荣发展。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