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 讲好北京政协故事 展现委员履职风采>委员风采

李永乐:传递知识 点亮心灵

2023年10月30日 03:47 | 来源: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1

他是学子们心中的“物理男神”,也是广大网友心目中的“科普大神”。他,就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李永乐——一位对教育充满热忱与梦想的奇才教师。

说到李永乐,第一印象一定是他与众不同的教育背景。北京大学物理与经济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他是夺得过多个奥赛奖项的才子。这样才华横溢的履历,完全可以让他在叱咤商海的高薪岗位上一展宏图。但李永乐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踏上了教育这个神圣而普通的行业,成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

投身教育

李永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受到家庭熏陶的他,对教育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童年时期的李永乐十分聪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受父亲职业的影响李永乐对学习物理充满了兴趣,高中时期他便展现出高于同龄人的物理优势,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获得了冠军,凭借优异成绩他被北京大学选中,成功保送进入北大物理系,北大毕业后,他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可以说,他的学生时代宛如开挂。拥有如此出色的学历和才华,让他本可以选择进入高薪的外企单位,但是李永乐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2006年,刚从清华毕业的李永乐来到人大附中。学校一开始是对他的选择表示担忧的:一名精英,是否会在区区4000元的教师薪水下感到失望和不满?但李永乐很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是他们多虑了。他很快便进入了老师的角色,并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传授知识中。

李永乐的课堂积极活跃、深入浅出,讲课形式丰富多样,从不枯燥。他还特别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不久,他就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深受学生爱戴。

在他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李永乐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也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和成功。在他的指导下,300多名学生被北大和清华录取,20多名学生在各类物理竞赛中获奖。这些骄人的成绩让李永乐倍感自豪。

其实,李永乐也曾在新东方教过书,但是,他发现自己更喜欢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也更容易受到启发和激励。所以,李永乐选择长期在人大附中任教,而不是短期辅导班,这也体现了他对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投身教育事业后,李永乐还在课余时间继续深造进修,在学习和研究上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在专业知识上更上一层楼,也为日后的教学创新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

2

▲李永乐参加科技教育活动乡村行

理想的教育

李永乐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理念和非凡教学方法的老师。他的教学理念深刻而独特,教学方式多样而有效。

李永乐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兴趣。他深知“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因此他的教学注重知识内涵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他强调要抓住知识的逻辑链条,而不仅仅是记住结果,这启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还十分重视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知识变得更具体、更有趣。

“我认为教学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我十分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我还注重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与生活相结合,让知识变得更加易懂。另外,我还非常重视课堂的师生互动。我会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与他们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地思考。因为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过程。”李永乐解释道。

在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时,李永乐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让学生领会知识的链条。他用血氧仪讲解的案例就深受学生欢迎:介绍血氧仪的工作原理时,既涉及物理学中的光的传播,也涉及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与氧的配合,一系列知识点穿针引线般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在教学方法上,李永乐也颇具创新的勇气。他十分重视课堂实践,经常引入课堂外的实验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比如,他讲解的“饮水鸟”的案例便令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赶进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我是非常喜欢给学生做实验的,实验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比简单地记实验结论要有效得多。”李永乐这样说。

在讲解抽象概念时,李永乐善于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形象理解;在讲解重要概念时,他则会采用多种形式重复强调,确保学生掌握;而在讲解需要逻辑推理的知识时,他会耐心介绍其中的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李永乐非常重视课堂的师生互动,他总是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启发。李永乐的教学方法既注重思维启发,也注重知识内化;他既善于应用现代技术,也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他既用心设计课程内容,也注重课堂的交互效果。这样因材施教、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让李永乐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他用智慧和热忱点燃了无数年轻的灵魂,让孩子们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知识的传播者

李永乐不仅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人物。他既擅长利用网络科普物理知识,也会利用其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各种会议上积极建言献策,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之余,李永乐仍然热心于网络科普。他说:“我在网络上制作的教学视频,给许多学生带来了启发和帮助。这也成为我继续努力的动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公益科普视频,内容涵盖物理、经济、生活常识等。这些视频点击量过亿,拥有数千万粉丝。李永乐甚至有一些视频被高校教师引用作为教学素材。可以说,他利用网络传播知识的热忱,让更多人受益,也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在科普方面,李永乐不仅关注学校教育,还看重课外科普。他创新科普方式,增加互动体验和游戏化元素,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增强科学兴趣。他还建议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也能享受到科普资源的成果。

有一次,一位母亲看了李永乐关于自闭症的视频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两岁多孩子的症状并就医,医生说由于发现得早,治疗效果会非常好,这位母亲在孩子的病治愈之后,还特意再次找到李永乐表达了感谢之情。

这件事虽然看似很平常,对李永乐来说却意义非凡,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利用网络将知识传播下去的决心。李永乐说:“我做了这么微小的工作,却能为他人产生帮助,这是我感到欣慰和鼓舞的地方,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做网络科普的原因。”

当然,李永乐的成功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一些网友认为他“教课不教跑去当网红”,但李永乐却不改初衷。他说:“我面对的不仅仅是北京的学生,互联网让我接触到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我有责任把知识传递给他们。”

2023年,李永乐刚刚开始了他的北京市政协委员生涯,在参加政协全会的第一年,他便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增加北京市科技文化场馆宣传渠道的提案》。在提案中,他提出要加大科技类公共场馆的宣传力度,制作科普场馆导览手册,推动科普资源更广泛惠及公众。他还主张及时对科技前沿话题进行科普解读,防止网上传播错误信息。这些建议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回应。

李永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教育的本质,他既是学子们的良师益友,也是广大群众的知识传播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网络上,他都在用积极的力量感染和帮助他人。

教育地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生命、引发思考。它需要无私地奉献,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耕耘。李永乐始终牢记着教育的本质,他视教书为生命的点亮者。他用生命的热情,践行着对教学的热爱与责任。在他看来,教育不是单向的奉献,而是互动的启迪。他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也乐于与学生交流探讨,因为他知道思考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核心。

相信在李永乐这样一位有教育情怀的引路人指引下,会有更多年轻的生命被启示,教育之树也会开出更灿烂的花朵。李永乐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学之光芒乃源自内心,它点亮的,是生命的可能性。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