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委员好声音

“老”中医如何焕发新生机?

何银萍委员: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中医

2024年01月21日 13:1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谢阿愁 康亮 王星星 袁世鼎 赖仁杰 李京 张佳琪 马嘉悦)“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中医药文化具有创新的潜质,一方面要通过科研让传统中医插上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年轻群体潜力。”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何银萍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围绕“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等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12

何银萍表示,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华多民族文化、医学交流和融汇的中心,具有中医药文化资源多、素材广、形态丰富多样的特点。“但北京市中医药文化相关活态化传承和创新有待进一步挖掘。”她补充道。

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何银萍建议,中医药文化具有创新的潜质,要充分挖掘年轻群体潜力,通过活态传承焕发中医药文化现代生机。

“近期媒体机构一项针对1000名年轻受访者的调查显示,74.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有中医养生意识,其中刮痧是最受欢迎的中医养生项目,有45.7%的受访者表示尝试过。”何银萍表示,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许多年轻人逐步加入到“跟着中医博主学养生”“视频打卡跟练八段锦”“线上网购养生产品”等活动中,对中医养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基于此,何银萍建议,应进一步研究青年群体的身体状况与中医药的结合点、兴趣点,通过青年力量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医药及中医药文化;还可以适度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与其他行业优势互补、跨圈发展。“现在网络上中药养生饮品、泡脚桶等养生神器的接连火爆,都在倒逼着中医药文化必须与当代时尚文化相结合。”

同时,何银萍建议,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承中医,如利用新媒体渠道传播中医药文化,吸引“粉丝”的关注和推荐。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计中医药人物漫画形象、卡通IP,拍摄创意短视频并进行传播,组织中医药进校园、中医药舞台剧、中医药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打破年轻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固有认知,让年轻群体通过新的文化传播载体认识了解中医药文化,进而为推动北京市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增添更多力量。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