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农工党

积极打造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

——农工党中央“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考察调研侧记

2024年05月13日 09:32  |  作者:本报记者 刘彤 通讯员 曾嘉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头条配图(4501514)-20240513092626(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正在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构成,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产业板块,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受中共中央委托,4月7日至12日,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围绕“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赴天津市、广东省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两地生物科技公司、科研院所、产业基地、实验室、生产车间,详细了解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工业菌株、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发,生物育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开发利用等情况。

调研组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生物制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结合生物制造的特点,立足转型升级、侧重系统带动、强化理念引领,积极探索应用前沿技术,持续推进药物研发与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整体变革和系统重塑。

▶▶▶持续推进医药自主研发

“当前细胞治疗创新药在全球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对外出口形势怎么样?”“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中,你们还存在哪些困难?”……在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调研组成员与科研人员深入交谈,了解细胞治疗创新药在技术创新、审评审批、产能供应、支付端创新、出海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组了解到,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科创平台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聚集了一批国内免疫细胞治疗药物自主创新龙头企业。自2021年正式揭牌成立以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构建全链条转化生态体系,目前已孵化转化落地项目20余个。

近年来,天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在生物制造领域已经建立了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聚集了国家级和市级重大创新平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产学研金多元主体协同产业共同体,为天津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当地医药科技企业、中医药大学等地,大家详细了解现代中药研发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动物疫病防控用疫苗、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情况。调研组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校企研发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学科优势和载体平台优势,不断汇聚复合型高端人才,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调研组表示,天津区位优势明显,毗邻首都北京,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科创服务能力,拓展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生物经济将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更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生物经济新时代。

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在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的过程中,前瞻布局了生物制造产业。考察期间,调研组走访了多家科技公司、科研院所,深入了解生物制造在生物农业、绿色低碳、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研发运用。

得知当地的科研人员通过电化学偶联微生物细胞工厂,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实现了“空气变粮油”,调研组对这项技术的发展倍感期望。

“这项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致力于解决可持续制造、绿色能源的生物存储与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当前,生物制造已深刻地与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等重大发展方向密切联系。”调研组表示。

如今,广东省正在紧抓机遇,加快优化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发,促进生物制造科研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产业。

调研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好用足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在战略方向上,要把握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辩证关系;在实施路径上,要重点推进传统生物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构建全过程创新产业链,实现不同平台交叉融合创新,以健全的体制机制有序引导生物制造的健康发展。

▶▶▶生物制造产业前景广阔

考察期间,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分别在天津市、广东省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企业代表、科研院所负责人等,围绕生物制造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建议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结合实际情况,调研组表示,要充分认识生物制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化整体工业制造的仿生设计,大力发展生物加工工程,促进生物质材料产品的能量转换与提升,以科技创新抢占战略制高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整体变革和系统重塑。同时,把握好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生物制造健康发展。

“要抓短板强弱项,做好规划引导,重点推进传统生物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对接国际先进标准,推动生物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健全体制机制,为生物制造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调研组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与会人员的共识是,生物制造是生物技术的工业实现方式,是振兴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方向与领域。目前,我国生物制造研究稳步推进,政策进一步落地,创新主体活力不断激发,相信生物制造产业前景广阔,必将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