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戏剧

用西方舞蹈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评原创国际标准舞剧《人间四月天》

2024年05月16日 13:51  |  作者:林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北京舞蹈学院原创国际标准舞剧《人间四月天》,这是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林徽因的传奇经历为蓝本,运用西方舞蹈语言(国际标准舞),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生动诠释其保护、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孜孜以求与无私贡献的一生。

印象中的国际标准舞有浓郁异域风格,其热烈奔放与欢快节奏,多呈现在赛场上供人观赏,其视觉冲击性、抒情性强于叙事功能,很难想象能在剧场里讲述传奇与经典。北京舞蹈学院原创国际标准舞剧《人间四月天》的成功演出表明,国际标准舞也是能够用来叙事的,西方舞蹈语言居然能讲好中国故事,这不能不归功于北舞师生们的创新、创造。

首先,整体看《人间四月天》是一部精心打造的舞剧佳品。 该剧最大特色是用西方舞蹈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通过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跨文化舞蹈融合呈现的场景化叙事,成功诠释了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林徽因研究、保护中国建筑的传奇人生。剧中音乐与国标舞自身特性完美匹配,灵动的舞蹈视觉感与欢快的音乐节奏相得益彰,西洋舞蹈与中国元素完美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穿越历史的沉浸式观剧体验,更使国标舞在剧场叙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可谓拓展了国标舞的表达功能。

其次,乐舞不分家,该剧中的音乐在舞蹈表演中凸显多种作用。作曲家钱琦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其娴熟的技巧与多元风格,不同单元赋予相应主题的乐曲,从舒缓到凝重,从欢快到悲咽,从氛围到情节,乐随舞生,舞从音动,抒发舞蹈者情感的波澜起伏,渲染舞蹈语言的丰富内涵,助力舞剧形象的生动呈现。观众通过这些音乐,获得一种深深的场景感,逼真感受到林徽因对古建筑保护和研究事业的执着追求。

再次,该剧的多元舞蹈语言展现了北舞师生出色的艺术造诣。《人间四月天》不仅保留了国标舞的经典动作,还融入了阿根廷探戈、弗拉门戈、美式摩登以及中国舞蹈的元素和技巧。其中“梦回佛光寺一段”女主人公穿越到唐朝,舞蹈语言从西洋转换为中国,自然天成。这种跨文化的舞蹈融合,让舞剧在剧场叙事上凸显独特的艺术魅力。观众在欣赏以国标舞为主体的西方舞蹈时,也感受到跨文化之间的交融、碰撞,从而产生对多元文化的深度思考。

最后,在具体的舞剧动作方面,该剧有着非常可贵的创新。13个段落中有不少的集体舞桥段,起到背景烘托、氛围渲染与叙事进程交代的作用,从中可看出北舞国标舞系2021、2022两届的同学非常投入,展现出极高的舞蹈技巧,尤其是几位主演通过手臂、手指等细节部位的运用来恰当表现其情感和气质,充分利用头、腰、腿等关节部位的柔韧性来呈现舞蹈叙事的流畅。这些对国标舞动作的改进、发展和创新,极大增强了舞剧叙事、言情、达意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此外,《人间四月天》在舞台视觉呈现上也有很成功的收获。可以说这是一场视听艺术高度融合的唯美盛宴,其精心谋划的舞台设计、服装造型和灯光效果,让临场感、历史感和故事性扣人心扉,期间不同段落的衔接转换非常自然,人物形象的丰满与矛盾冲突的激烈甚至堪比话剧。置身剧场的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林徽因一同感受那份对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执着与热爱,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林徽因的人生轨迹和事业追求。

据说《人间四月天》公演三天的全部门票售罄,说明深受市场欢迎,真正叫好又叫座。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下国人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下,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运用西方舞蹈语言,成功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的传奇故事,在跨文化的艺术传播中,带给观众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也为国标舞在剧场叙事中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作者林刚系北京工商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