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人工智能引擎相关能力在法院信息化系统中落地应用

2024年05月17日 10:57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徐艳红)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8(2024)》(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总结了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进步,并对全国范围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

1715914560810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跟司法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推动构建围绕核心业务展开的现代化审执体制机制,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提升一体化应用能力和司法质效,在司法大数据支持下提升司法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从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实体化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形成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动数字法院大脑实现实体化、规模化应用,为司法工作各项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为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数字法院大脑完成与司法大模型深入集成,具备为法院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智能交互和智能推荐能力。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引擎相关能力在法院信息化系统中落地应用。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搭建起人工智能引擎平台、大模型通用能力和法律法规查询、公文生成及纠错、笔录精简等大模型应用场景;完成11项人工智能基础能力集成管理,在办案系统、统一工作桌面集成上线语音识别、离线转写、文本翻译、图文识别等工具能力;完成知识库统一框架和门户建设,实现不同厂商191项已有知识的100%集成和可视化。

基于海量司法大数据资源的知识自动生成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司法知识服务平台又上线多个先进智能化服务能力,新增争议焦点、繁简分流等19项服务;在办案平台集成应用类案智能推送、卷宗智能编目、案件画像等智能化服务;根据全国法院业务需求,与16家高院的业务系统对接图像数字化识别等23项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服务统一集成框架,在河南高院试点上线规范量刑智能辅助、“四类案件”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离线语音转写等智能化服务能力。2023年管理知识点的数量达11.4亿项,数字法院大脑上线智能化服务61项,为全国法院提供卷宗分类编目、立案智能辅助、类案智能推送等一体化智能服务78亿次。

2023年,中国法院执行信息化从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出发,持续推进和完善“专网+互联网”全覆盖服务执行办案、服务执行管理、服务涉执当事人的执行信息化体系。继续优化网络查控系统,上线限制出境管理系统、刑事涉财产案件执行案件监管系统、执行款物管理系统、智慧执行大脑系统,完善终本案件动态管理系统。在服务涉执当事人方面,上线执行110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案一群在线沟通模块、终本在线约谈模块,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应用模式,有助于规范办案办公,提高全国范围内统筹审判管理能力,也将为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