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明确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014年02月10日 16:13 | 作者:张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协商民主只有成为一种体系,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项实体性制度,还需要程序性制度来保障和实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广泛协商,三中全会《决定》又增加了“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作为协商渠道,旨在表明协商渠道的多样性。协商渠道的多样性,有助于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眼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深刻阐述了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问题,就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构成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创新亮点。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要放到这个总目标中来认识。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决定》又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必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协商民主就是能够起这样作用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民主,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内在地蕴含着政治行为文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能不把发展协商民主作为重点。这便是《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部分用较大篇幅谈协商民主的重要原因。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协商 民主 体系 制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