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政协委员纵论粮食安全: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2014年02月11日 17:10 | 作者:辛闻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我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把保障粮食安全列为重要任务,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截止到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了千亿斤的新台阶,但我们还是要特别强调粮食安全,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但粮食生产也面临各种问题,比如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粮贱伤农”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期我们邀请各级政协委员就此建言献策。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民

  ■青岛市政协常委乔俊良:

  “粮食安全”呼唤“现代农民”

  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现代农民”,现代农业更需要农民是“多面手”。对此建议,一是吸引农民回乡创业,以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依托,通过国家有关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补贴,以及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等补助形式,引导回乡农民及各类人员参加农业科技创业实训,培训新型农民。再是鼓励涉农企业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建设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广新标准、新品种、新技术,以此覆盖“农技盲区”。

  (本报记者 代桂云采访整理)

  ■陕西省政协委员张峻赢:

  加大对种粮大户政策支持

  从调查情况看,种粮大户遇到的困难,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有效抵押物,导致贷款难。种粮大户耕种的土地,大部分是流转其他农户的土地,需要贷款时,形不成有效抵押物。籽种、化肥、农药、灌溉、耕耘、收获等,都需要流动资金。在商业银行贷不到款,只能走民间借贷的路子,使微薄的种粮利润再次稀释。二是拿不到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等,都是按承包地发放到户,已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可无偿拿到各种补贴约百元左右,种粮大户却拿不到。三是缺乏晾晒和仓储设备,使到手的粮食蒙受损失。四是土地流转期限短,使种粮大户不敢放手投入。有的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说,流转一年两年还可以,如果流转超过三年,给流转费也不愿意,主要原因是怕在外打工没活干时,回到村没地种咋办。五是种粮保险没有全覆盖。

  为此建议,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针对“融资难”问题,应明确种粮大户作为新型主体的地位,对其生产性贷款实施基准利率,差额部分由地方财政进行贴息。同时,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档案建设步伐,鼓励和支持建立民间农贷担保公司,解决种粮大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此外,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首先要进一步促使农技人员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其次要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可考虑以县为单位,开展农资配送工作。再次,可考虑以县为单位,购买烘干设备,建一些仓储场地,解决种粮大户晾晒和仓储的后顾之忧。

  同时可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模式,招聘种植、养殖、农经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人事关系放在乡镇,让他们为种粮大户、合作社服务。还可以将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保护、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等任务,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本报记者 顾书亮采访整理)

  ■安徽省政协委员裴亚飞:

  完善粮食节约减损机制

  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在挖潜增量的同时,重视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的损耗,建立严格的粮食节约减损机制。

  粮食节约减损迫切需要引入约束机制。国家正在制定粮食法,建议在其中设立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公民节约粮食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管机制。建议加快科技创新,完善节粮减损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粮油加工、储存、物流标准体系。加大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粮食主产区标准化粮库建设,整修“危仓老库”。提升粮油加工科技水平,推广高效低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原粮利用率、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打通粮食物流主通道,缩短运输周期,减少跑冒滴漏。

  同时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理性、科学、绿色、文明”消费,引导科学饮食、健康消费,抑制粮油不合理消费。

  (张慧新 采访整理)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粮食 安全 种粮 补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