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关注时代与使命

2014年02月18日 10:51 | 来源:《画界》
分享到: 

  编者按

  2013年5月19日,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于在北京主办了“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主持。来自国内十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本质、基本特征、价值倾向、发展经验、历史机遇、历史使命、现实境遇、语言特征、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趋势”等主题展开学术讨论。本刊将精选部分发言与读者共享。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当代艺术不是时间概念,而是形态概念。当代艺术不仅指当代发生的艺术,更是指具有当代媒介特征被高度观念化了的艺术,这个媒介特征基本排斥了传统的架上绘画、架上艺术,而是以影像、装置和身体行为作为其艺术的物质承载体,以观念化的创作,比如说戏仿、挪用、并置、反讽、隐喻等等作为它的基本的艺术语言,当代艺术之所以没有用当代美术是源于这种媒介已经超越了传统美术的媒介类型,而调动了视听以及空间体验中感官表达,具有影视、音乐、表演、舞蹈、美术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这些艺术门类。

  当代艺术以现实的批判性作为其鲜明的审美立场,一些架上艺术,比如绘画也因为这种批判性而获得了当代性,刚才举的这样一个讨论陈逸飞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从当代艺术角度他还不算当代艺术,因为他不是从批判现实的角度来作为他的艺术判断的标准的。其批判的内容主要涉及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种族对立、生态环境、殖民文化、性别文化等等,当代艺术最终也以反审美、反既有的艺术和艺术体制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我要讲的,我所理解的第一个当代艺术是一种形态,而不是时间的概念。

  ⋯⋯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是影响,这个影响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还是世界性。在追求世界性过程中,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失语现象非常严重,我们对话水平或者已有的理论积累非常成问题……我们在理论上的积累流于评论化,我评论蔡国强或者是评论某某,但是这个东西不是理论本身,理论本身应该还有他的思想高度,或者是在批判意义上的高度。

  第一,和当代艺术关系最密切的主要的是策展人或是做批评的人,相对来说,真正做理论研究,不仅是美术界,来自思想界、哲学界这方面的人非常少,少的原因,我相信也与学科本身分割有关系,另外与学科之间互动的程度不够也有关系。

  第二,在理论思考的基准或者对话的参照系上,流于一种相对来说的自言自语,很少有一个可以跟国际上真正交流甚至可以对话的时候,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把握。

  最后非常郑重地指出,艺术家、理论家本身对当代艺术的不重视,理论如果是暗淡的,中国当代艺术多么辉煌也不太好说。

 

  鲁虹 (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我谈谈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连接传统并由此很好地解决再中国化的问题。几年前我在《艺术财经》杂志上看到英国著名收藏家萨奇尔前夫人多丽丝接受赵力采访时说:“如果让我也来评价中国当代艺术,我个人觉得好像缺少了一种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核心的宁静致远的内涵,假以时日会慢慢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回归传统精神的去向不是完全从形式上,而是从韵味上达到或者回归到传统之精神。在我看来那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下一个发展阶段。”这是多丽丝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期盼,现在发展的趋势跟她的预料是很匹配的。她还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如果继续模仿西方无论从方式、创作上都是错误的,民族文化最优秀的东西是最让别人欣赏的一种特质。”萨奇尔夫人已经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下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值得我们深思。我对艺术家回归的努力是非常肯定的,很多艺术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性建构的本土价值,并正在努力回到自身的语境当中,但由于这个工作才开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溪山清远”这个展览,吕澎作为策展人的想法是很好的,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家找到一种中国式表述方式,找到跟自然对照、关照的方式,但是好多艺术家经常把传统古代文人画拿来一个局部、一个符号放大,用油画方式和卡通方式画出来,这个做法太简单了,比起国内各个画院大批水墨画家的做法并不见得更好,也没有显示出作品的当代属性感,其实强调与传统的联系与表达作品的当代属性应该是一体的,在今天不光是艺术家面对的山水、环境和文化问题与古人不一样,就是生活的价值观也不一样,为什么不能从今人的感受出发去进行新的创作呢?

 

编辑:李勤

1 2 3 4

关键词:艺术 中国 文化 现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