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委员关注当“用工荒”狭路“就业难”

2014年02月25日 09:5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编者按:
  春节过后,各地工厂企业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招工难的新闻屡见报端,给人一种劳动力短缺的感觉;每年3月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这时经常被提起的词汇则是“就业难”,满怀创业之志却苦无施展之地。
  招工难与就业难这一看似非常矛盾的组合,最近几年却经常上演。劳动力真的短缺吗?招工难是季节性问题还是普遍现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吗?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怎样找到化解的办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约请各级政协委员发表他们的见解。   

用工荒

    □青岛市政协委员管敦家:强技术人才培养 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劳动者素质提高”列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依靠之一。那么现实中怎么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却比较低下,导致了劳动者技能与劳动岗位需求反差较大,这不仅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而且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外国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一方面,“就业难”:特别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无技能又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招工难”:用人单位技术工人和企业实用人才供不应求。这种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由劳动力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劳动者就业企望与工作能力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
    为此,建议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激励用人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搭建快捷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提高技术人才待遇和地位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要进一步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力。国家要通过加强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比重。各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等级评定制度,严肃对待技术等级证书发放工作,对达不到相应技术等级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发放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把发展技术教育列入重要议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技术支持,又能够促进就业,同时还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程,切实解决职责履行不到位、政策行为和管理行为脱节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改变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差、设备技术含量低、教材陈旧、教师专业水平不过关及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人才结构不协调的现象,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用人单位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为技术人才成长提供条件。各类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社会培养熟练技术人才的思想,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人员情况,建立自己的岗位技术培训制度,一是采用以师带徒的传统方法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办法,多方式培养技术人才,提高本单位职工的整体技术技能。
  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评价标准的新型人才观还没有真正树立,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水平的观念仍然存在,影响了劳动者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要通过表彰奖励、树立典型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人们破除落后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人才观;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机制,根据技能人才水平给予相应待遇,为技能人才的稳定和作用发挥创造良好条件,使全社会形成重视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服务。要建立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及时、快捷、无障碍的交流场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人才服务平台在用工信息传递、就业培训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充分发挥其职业介绍功能,争取将社会职介的职业介绍网络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网,共享求职用工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供求双方搞好服务。

编辑:付鹏

关键词:企业 合作 毕业生 大学生 企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