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好声音>文化 文化

用形象传达历史

欧阳中石先生谈京剧艺术

2014年03月03日 09:36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P_1_74_652_521_1149

 

  编者按:

 

  专门从事京剧艺术的名家常见,而将京剧表演与研究作为业余工作,却能做到专业之至甚至成为京剧名家的却不多见,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作为京剧“奚派”传人则是这其中的一位。在两会到来之际,本刊特邀欧阳中石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京剧艺术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等问题进行对话。

 

  “见异思迁”唯钟情于京剧

 

  问:您曾多次谈过与京剧大师奚啸伯先生结缘的事,您是什么时候真正入门京剧艺术并领略其艺术真谛的?

 

  答: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在济南看到梅兰芳先生演出,觉得他演的事都属于历史人物的事,很自然地就对历史人物产生了兴趣。后来我又看了周信芳、小达子(李少春先生的父亲)等几位先生的演出,觉得太有意思了,都是在用形象说历史。当时还有个客观的好条件,就是我的街坊跟戏剧界有很深的渊源,常带着我去免费看戏。

 

  后来等我读书了,书上的历史人物跟戏中的历史人物勾连起来,因此我就对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兴趣。1937年4月4日,那天正好是儿童节(民国时期的儿童节是每年的4月4日),我第一次登台演出,当时演的是《刀劈三关》这出戏,后来听说是外疆派的戏,就是南方那边的戏剧,我没管这些,反正就稀里糊涂地唱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到了农村,开始读私塾,读的都是有关历史人物的书,所以戏剧中的与历史书中的历史人物吻合起来,再加上集市上只要有戏我都会跑去听,看的又不全是京剧,还有河南梆子,所以对戏剧的爱好更广泛了。

 

  1940年初,我回到济南接着读书,更要看戏唱戏了。记得在中学毕业的时候,我唱了一出《法门寺》,之后不久就遇到了奚啸伯先生,之前我看过很多他的唱片,我就唱了他的戏。他个子不高,脸很瘦,我还知道他是位大学者,他的祖父叫裕德,是清朝后两期考状元的主考官,很有幸我有机会在朋友家遇到奚先生,认了老师,这样就与京剧有了真正的接触。

 

  对于我那个时候读书,我总结了四句话: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所谓少无大志,就是我没想过我将来要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所谓见异思迁,就是我看到不同的东西都喜欢,看到唱戏的喜欢唱戏,看见画画的喜欢画画,抗日战争期间我回到农村,看到种地的我也喜欢种地。上大学了,才懂得需要有个专业,于是上了哲学系逻辑专业,到毕业时候,由于受当时苏联影响,这一专业不能在很多学校开课,我就只好改业,所以我第三句话是不务正业,我的“正业”不能“务”,就只好改业,我明明是研究逻辑的,却教了数学、语文、历史甚至化学。其四是无家可归,不是说我没有温暖的家,而是我不知道选哪一家。但是我对戏剧确实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呢?1950年,我要考大学了,我就想,如果考上了就去念书,考不上就下海唱戏。后来竟然考上了,其间也没和戏疏远关系,过去我在济南,奚先生去济南我去看他,到北京后,我跟他更接近,谈的很多东西都吻合。无论是历史知识、文言文字还是书法,他都特别精到,对问题分析很深刻。所以我在无形中还唱,只是不再大张旗鼓的了。后来奚先生不在了,上世纪80年代初在石家庄开展纪念奚啸伯先生的活动,好多朋友都说,我是先生最重要的学生,代表演出一下吧。一演出,朋友说你太接近奚先生了,到现在也这样,跟戏曲分不开家。虽然这几年看戏少,但我的好多学生都是演员,来这边都跟我谈戏,所以我还是一直都没离开过戏剧。

 

  问:刚才您谈到对京剧的喜爱,记得您曾经做过“如何鉴赏京剧之美”的讲座,您觉得京剧在当代具有哪些艺术魅力,具备哪些当代价值?

 

  答:应该说我们的京剧是综合性的艺术,无论从内容、文字,还是从表演而言,都是了不起的,从哪个方面都是很成功的。一时或暂时有人不喜欢很正常,有人喜欢跳舞,有人愿意看足球,大家都是从多方面去热爱这个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哪朵花朵都开,百花齐放才会更好。

 

  京剧是对历史人物的传达,也是对一个事件的整合。比方说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这是个历史事件,要演成戏,需更加紧凑的表现。你想想,如果关羽把曹操杀了,该是什么结果?应当是直接找到汉献帝,请汉献帝回中原执掌江山,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情况。结果关羽没杀曹操,就形成了三国,三国把中国的疆界又扩大了,最后再合并统一,就很自然发展下来了,这对于历史都有它一定的作用,大家都会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以鉴古知今。

 

  问:能否谈谈您与奚啸伯先生交往中最深刻的事情?

 

  答:我上面对华容道故事的分析,就是从奚先生开始的,了不起吧?戏中人物该怎么考虑,这个戏该怎么来演,奚先生都会分析到。比如还说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故事,谁来理解这个问题呢?如果当初派一个傻兵去,到那儿就把曹操杀了,那怎么能行?最后派的是关羽,他在曹营居住了12年,他和曹操有这个历史渊源。谁能理解关羽呢?这需要派将的人才——诸葛亮。他能理解关羽,因为他能理解整个事业的大局,甚至比刘备、孙权还要理解。这就得需要诸葛亮来协调,所以戏里加强了诸葛亮说服关羽去华容道的戏。这等于让关羽去犯个错误。别人要是放走了曹操,就得砍头,结果关羽去就没被砍头,因为他这个人物太重要,而且做的也合情合理,大家都能理解。所有这些奚先生都想到了,他能够深刻理解历史,把历史的真相告诉大家,没有很深的分析一般是做不到这些的。

 

  问:您曾说过,奚先生的京剧艺术理想是“和”,您的京剧艺术理想是什么?

 

  答:奚先生为什么强调“和”呢?他认为这个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家的向前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他曾举过另一个例子——为何秦桧敢把岳飞给害了。岳飞立下那么大功劳,秦桧把他害死,当朝统治者也得把他处理了。为什么秦桧没被处理?其实真正放掉金兀术、把岳飞处理掉的是皇上,因为岳飞要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如此,岳飞非除去不可。另外,奚先生写字也很了不起。他在没唱戏之前,曾经给书店写书,当时都是石印书局,需要手写,他就曾写过好几部书,很遗憾的是,我不能确定这些书里面哪部是他写的。

 

  问:奚先生的戏剧成就掩盖了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答:对。奚先生不到20岁就下海唱戏了。他是旗人,他的九婶也来阻拦过。他的九婶是谁呢?宣统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张慈禧扮观音的照片,旁边扮龙女的就是。九婶说咱们皇家子弟能当戏子吗?奚先生说,现在都民国了,不兴这个了。所以他唱了戏,也没人再管他。

 

  “有时代的‘前’度,也要有历史的高度”

 

  问:有些人认为,同为传统戏剧的昆曲前几年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吸引了很多青年观众,京剧艺术也可以走这条路子吗?

 

  答: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并不是昆曲演了一个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就发展了。对于京剧,现在有些人有各种想法,有认为应该纯粹保持旧有的,也有觉得京剧要垮台的,演员们有的保守有的前进,这是很正常的。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一切东西都是在发展中,随着时代在发展,随着时代在满足当代的需要,这是发展的必然。我们中国人所做过的事情,现在来看,不会平白无故的灭亡,得有合理的成分。什么叫传统?自古就有,传流了下来,到现在还那么热烈,而且再过几年恐怕还存在,这叫做传统。有的东西流行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它就不是传统。像昆曲,从盛到不够盛,别的剧种多了,它就显得古老,现在即使在世界范围来说,昆曲也不算是落后的剧种,它也是在发展中。所以说,我们祖国留下来很多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的发展轨道。

 

  问:有人认为传统剧种需要一面创新一面挖旧,京剧有无挖旧的可能?

 

  答:有。今天演的霸王跟以前一样吗?不一样。可霸王究竟还是过去有的人。现在演的是脱离他的本来面目,还是更加接近他的本来面目,都得随着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改革,这很正常。

 

  问:您在戏剧方面还在教学吗,如何看待京剧发展?

 

  答:我现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当博士生导师,教中国戏曲的研究生。现在有教戏的老师对新派来的很多文化工作者很不满意,认为后者经常胡指挥,根本不懂戏,这是一种说法;而派去的文化工作者又认为,这些老师完全是陈旧的理论,根本不知道戏剧现在发展到哪了。其实后者确实不大懂戏,中国的京剧有它自身的一套,有它在舞台上表演的、观众看的角度,你完全站在外围乱讲,当然说服不了人。所以去年有人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京剧为什么不能发展,就毁在一个人手里。谁的手里?导演。中国戏曲学院现在也有了京剧导演专业,但还没有毕业多少,还没有占有舞台。我们应该让指挥戏的人成为内行,让这些内行学到新的理论,两者相结合。所以我经常在讲,应该吸收京剧界内行人来学习理论,让一些研究戏曲的进入戏曲中来,这样你再指挥就有条件了。所以我觉得,我们随时都要发展我们的文化,并且得合情合理地心悦诚服地来参加,没有这样的心情,则很难开展工作。

 

  问:赞成将京剧与现代新科技手段相结合这种方式吗?

 

  答:我觉得新的方式是一种探索,在试验中有的保留下来,有的未必能保留下来。举个具体例子,在五四运动期间,为了解放妇女,让她们不穿衣服上大街游行。保留吗?创新吗?不符合时代向前发展,永远再没这种现象了。所以我们要“新”,而且要“高”,应该又新又高。希望京剧发展既要有时代的“前”度,也要有历史的高度,这是我们的要求。

 

  问:对京剧艺术的收获与付出,您怎样评价?

 

  答:“戏”这个字,过去也曾写成“嘛”,左“虚”右“戈”,假刀假枪,这就是戏。戏弄的是假刀假枪,可说的是历史,并用今天的语言、今天的思维把历史分析清楚来表示的,让大家引以为鉴。由此也可见,我们中国的汉字及其包含的文化内容很了不起。

 

  问:是的。那么,京剧和书法对您意味着什么?

 

  答:这两者决然不同,但两者都追求美的特征是一样的。京剧是用身体、声音、歌曲来展示美,书法是用笔画给人以美,都是组合的方式。我们写一个字,就像一个人站着,人应该怎么站最美,在让人看的位置,一定是最美的时候。手怎么放,脚怎么放,如果顺手顺脚就不协调、不正常了。无论声音、无论动作、无论静止,都需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戏剧如此,书法亦如此。

 

  我总觉得,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是一天天走向美的,走向了不起的。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发扬中华文化,我觉得书法也好,戏剧也好,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为发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手记:

 

  与欧阳中石先生的访谈约在2月25日的午后,先生的家中。书籍的充盈,墨香的雅致,还有空气中飘浮着的一抹茶息,都顿时将窗外雾霾的阴郁扫净。

 

  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已年届86岁高龄的老先生谈到兴奋处,到口的茶杯不停地被放下,直到访谈结束,即使在笔者不忍心的几次提醒下,先生都没顾得喝上一口水。先生本应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其间还有几位学生和访客的拜访,但都没能打断他对于京剧艺术的娓娓道来。

 

  谈到奚啸伯先生的书法,他激动地站起来,走到书架深处直接找到珍藏的奚先生20多岁时的书法复制品,夸赞不已,并对没能发现出自奚先生之手的书而遗憾不已;说到戏剧与书法之美时,他更是不顾疲倦,摆出各种站姿,向笔者展示各个角度、各种方式的站姿的美与否;谈到京剧,谈到书法,谈到传统文化,谈到祖国,他总是很自然地在前面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并毫不保留地表达出自己对于祖国及其传统文化的热忱。

 

  在访谈中,他总是将奚先生挂在嘴边,而只要谈到他与奚先生有关的事情,他总是忽略自己,几乎将全部的语言加诸奚先生身上,并时不时很自豪地对笔者说,“了不起吧”,那种对老师的恭敬以及学生式的谦卑,在这位书法、戏剧大家身上仍然“十足”地表现出来。

 

编辑:付裕

关键词:欧阳中石 京剧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