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好声音>文化 文化

莫让“乡愁”添“新愁”

古村落保护在与推土机赛跑

2014年03月12日 08:38 | 作者:杜军玲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应大力拯救消逝的古村落,莫让‘乡愁’添‘新愁’。”武鸿麟说,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没有顾及到或很少顾及,这是历史的遗憾。因此,“我们不能再有损失,要把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应大力拯救消逝的古村落,切实依法、依规、依理保护具有原汁原味乡土特色的古村落。”来自贵州的武鸿麟委员为了提案,特意做了调查,看到全国10个最美村寨之一———贵州黎平肇兴镇的侗寨,去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多,挣了钱回来就要改造房子,有的人还学城里人装不锈钢护栏、防盗门窗。而“侗族人非常淳朴,甚至晚上睡觉夜不闭户。”

  这样的故事,武鸿麟看到、听到的还有很多。侗族语言里的“地扪”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在贵州省侗族聚居地黎平县地扪村保存着700余年的侗族建筑和民族文化,其中侗族木栏式民居与地貌、山水融为一体,被背包游客们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但不久前的一场大火,让不少村民几乎倾家荡产。火灾后,领取了危房改造资金,还要不要盖传统木房子,让村民们犯了难,“盖成木房子,再被火烧掉咋办?”目前,全村已有100多户人家,提出或已经盖了青砖白瓦的砖瓦式楼房。可这又让村干部们有点“闹心”。因为2013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全国六处古村落保护试点名单,黎平县地扪村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被纳入国家保护试点的古村落。没有了木房子,地扪还是不是原来那个地扪?

  而武鸿麟接触的不少文物保护和建设部门专家及管理者也坦言:我们在与推土机赛跑,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侗族人口数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武鸿麟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61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其中黔东南就有225个之多。但该州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部门负责人告诉他,部分村寨正面临着“开发式破坏”。不少基层干部认为,GDP是“硬指标”,古村保护是“软任务”,在政府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有所取舍。因此,在除了极少数的传统村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一定保护外,很多古村落都“散落乡间无人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与此同时,保护村落的主体也在流失,导致传统建筑无人维护,传统文化无人传承,村落发展举步维艰。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转变,空巢现象、人去房空和“留守老人”等,已成为古村落存在和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

  “应大力拯救消逝的古村落,莫让‘乡愁’添‘新愁’。”武鸿麟说,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没有顾及到或很少顾及,这是历史的遗憾。因此,“我们不能再有损失,要把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早在2004年,贵州黎平县就建立了“村落生态博物馆”,对地扪等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一方面加大实地监控,记录古村落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大与村民们谈心,主动劝说他们不要拆旧房子,或者双方相互妥协,以至用木板把新建的砖瓦房包起来,尽量维持寨子的整体面貌。以增强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武鸿麟认为这个做法很好,可以总结和推广。

  2012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已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以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武鸿麟认为,“这是件大好事”,应该像开展经济普查一样,扩大村落普查范围,加快传统村落数据库的建设,为拯救和保护村落提供可靠的依据。

  武鸿麟说,为了防止传统村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变味”和“消逝”,要加强乡村、尤其是古村落保护规划和法制建设。而对于大多数传统村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政府应根据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保护与开发重点,配套制定可行的补救和补偿措施,确保保护与开发并重,产业发展与群众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保护并举。

 

编辑:付裕

关键词:村落 保护 传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