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乡村好声音”

——广西容县农民杨万宗义务广播30年

2014年03月20日 14:59 | 作者:刘昆 周仕兴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杨万宗在调试大喇叭。封晓天摄

 

  “下面播报一个最新消息……”

  3月10日正午,广西容县容西镇祖立村立垌屯的大喇叭忽然响起。

  “刚刚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中央领导表态了,农村补贴今后不光继续有,而且还会增加10%。大家放心吧!”

  播音者杨万宗,63岁,一位普通的农民。

  从1984年起,杨万宗就在家里义务办起了广播室。每天早晨6点半和傍晚7点,准时用当地方言播报新闻、宣传政策、传达通知,或者根据村民需求播放歌曲、戏曲等。

  寒来暑往30年,在党组织支持下,杨万宗的声音一直在这片乡土上空回荡,奏响了一曲“乡村好声音”。

  30年“时间都去哪儿了?”——

 

  “天天广播,日日宣传,快乐一生”

  杨万宗的家在立垌屯的制高点。站在楼顶远眺,立垌及周边村屯尽收眼底。

  “一眨眼就30年了!”说起自己的广播,杨万宗很感慨。

  1984年冬,杨万宗和几位村民将1万多公斤石灰,运到数百公里外的广东高州、信宜等地,想卖个好价钱。岂料,辛辛苦苦运到后发现,当地的价格比家乡还低,费力又亏钱。

  这次经历,让杨万宗深受触动:“信息不通,处处瞎蒙!”立垌山高路远,信息闭塞,怎样才能找准发展的路子?

  他买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相关信息。没想到,“小小一盒子,装着大学问,自己很快‘路子广’‘消息灵’了”。

  “好东西就该拿来和大家分享!”杨万宗冒出个念头:何不自办一个广播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知识。

  他的想法得到了村里的支持。杨万宗用家里的全部积蓄,买了碟机、扩音机,在村前村后的制高点分别装了高音喇叭,“杨氏广播室”宣告成立。

  从此,每天早晚,杨万宗的方言广播总会准时响起。

  广播开播不久,他家里便热闹起来。村民三三两两登门,有来助兴的,也有来提建议的——“你播报声太小了,好多都没听清”;“内容太单调,还可放点歌嘛,听着做工不累”……

  妻子见广播如此受欢迎,也从反对变成了支持。杨万宗偶尔不在家的日子,她还会“客串”一把。随着家里经济逐渐宽裕,杨万宗购买了先进的功放机、扩音器等。30年间,先后换下的设备有数十套,堆满了一屋子。

  杨万宗只上过初中,文化水平不高,他就找来字典,现学现播。他自费订阅多种报刊,看电视时专盯新闻和农业节目。前些年,他学会上网后,新闻通过他的大喇叭,让乡邻第一时间都知道。

  每天,广播陪着村民出工,陪着孩子上下学。久而久之,杨万宗的广播成为村民的“依赖”。

  “这么多年‘白打工’,你开心吗?”记者问。

  杨万宗说:“开心啊!不开心怎么坚持这么多年?”

  “这并不是你的责任啊!”记者说。

  杨万宗说:“本来不是我的责任,但做着做着,就变成了责任。”

  “天天广播,日日宣传,快乐一生!”杨万宗如此总结自己的“广播人生”。

 

编辑:于玮琳

01 02 03

关键词:杨万宗 广播 村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