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文明之风吹走“樱花劫”

2014年03月26日 10:27 | 作者:廖立湖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阳春三月,又到武汉大学樱花盛开之际。近日,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争先恐后来到珞珈山赏樱,不文明行为并不少见,一些游客随意采摘樱花,攀爬拍照,樱花节变成了“樱花劫”。(3月17日《楚天都市报》)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会记起2011年4月12日苏炜教授写的一篇时评《“三月疯”与“樱花劫”》。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就忍不住来了这样一个“东施效颦”。

  苏炜教授当年从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每年三月决赛季全美陷入疯狂并引发其“品牌性”、“社会化”与“产业化”效应及其运作机制谈起,与中国的樱花节作了精妙的横向对比。今天,笔者就立足本土,先说说三月“风”。

  华夏大地,每到三月,春回大地,春风拂面,吹绿了花草树木,吹醒了鸟兽虫鱼,吹暖了人们的心窝。三月的风,无比温暖、美好。三月的风,同样吹开了武汉大学的朵朵樱花,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文明中国,每到三月,还有一个特别的活动:雷锋月活动。三月的“风”,是好人好事的良好社会之“风”。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怀念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一批批新时代雷锋的出现,比樱花更让人欢欣鼓舞。三月的“风”,是文明之风,是民族振兴之风。三月的“风”,不光出现在武汉,它的身影遍布全国每个角落。

  三月“风”应该和“樱花节”很和谐。一个体现着祖国精神的“魂”,一个体现着祖国母亲的容颜之“美”,内外和谐,美不胜收。可是,“樱花节”却年年被称作了“樱花劫”。樱花的美哪儿去了?三月的“风”哪儿去了?

  武汉大学为了躲过每年的这个“劫”,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将门票由最先开放时的10元涨至20元,用票价来限制人数;规定樱花期间平日入园限量2万人,节假日限量4万人;网络预订景区门票,过期和游玩当天概不退款和改期;校园里安排无数志愿者捡垃圾,等等。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措施几乎都不涉及向游客心底吹吹三月的文明之风。倒是当地旅游部门一直在盘算“樱花账”,各部门也都在想方设法争抢这块“樱花蛋糕”,在改变历年尴尬现状的努力上就显得“用功不足”了。

  要让游客文明旅游,学校有必要竭力跟进配套服务,还要引导游客多了解校园文化、校园背景,特别是进行必要的文明礼仪提示、教育,甚至可以将对不文明游客的监督管理机制纳入游客票价管理之中,时时处处规范游客的行为、提高游客的文明意识。游客的初衷是赏花,是放松心情,只要有管理部门的真诚服务、又有如三月春风一样温暖的文明之风吹拂,那无需远涉重洋学习美国大学篮球联赛的三月决赛季,“樱花劫”也完全可以变成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带给大众温暖美好的“樱花节”。当然,清华、北大、厦大等的游人之扰,也很有必要吹吹这股清新的三月“风”了。(廖立湖)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三月 文明 游客 樱花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