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京津冀一体化:走出"行政区" 形成"经济区"

2014年04月01日 08:57 | 作者:牛建宏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京津冀一体化之路曲折与艰难,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其中,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发展尤其困难。推进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尽快出台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破除行政壁垒的约束,促进京津冀三地有效对接,协同发展。

  一体化冲击波

  “前几天还没人,这几天看房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而这些楼盘目前的价格也可以用一天一个价,甚至是一天几个价来形容。”3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某售楼处的销售人员小李对记者说。

  据小李介绍,随着保定市将承接部分首都功能的消息传出,保定楼市立刻迎来了近几年难得一见的火爆行情,目前新盘价格已位于6000元到7000元之间。

  “以石家庄、廊坊等地的客户居多,北京过来买房子的也有一些。”小李说。

  而根据保定市住建局的数据,2013年,当地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4786套,而今年3月1日至24日就办理了3474套。不到一个月的备案数量相当于去年的近四分之一。

  与保定楼市的“突然火了起来”相比,早就开始发掘北京市场的燕郊、香河、固安、涿州等环京城市的楼盘,也因“京津冀一体化”再次升温。

  “我们在2012年底第一次开盘,均价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去年8月涨到10000元/平方米,而现在均价在12000元/平方米左右。”燕郊天洋城四代售楼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千万别出现类似北京的房价暴涨。”在该处楼盘看房的王先生忧心地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警惕房地产商以‘京津冀一体化’为由头来炒作楼市。”

  有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购房者有意在北京周边区域置业安家。燕郊、廊坊、香河、固安、涿州等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区域,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承德、武清、滨海新区等地将成为新一轮置业目的地。

  据国家财政部测算,从软件和硬件的资源投入看,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间大致需要42万亿元人民币。多家机构认为,进入快车道发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将带来房地产、建材、交运、环保等方面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市场的火热与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推进密切相关。继2011年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之后,今年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

  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

  京津冀一体化迅速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热门话题。

  以往:行政壁垒致发展不快

  梳理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自2005年北京出台城市规划提到京津冀的协调发展,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提了一二十年,但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并不快,而且内部不平衡现象严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学者对记者表示。

  从人均GDP来看,2012年北京和天津分别达到14027.13美元和15129.04美元,而河北省仅为5838.95美元,不仅远远低于京津两市,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094美元)。河北省的城市规模及其经济实力,与京津两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以前京津冀一体化之路曲折与艰难,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其中,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发展尤其困难。

  “京津冀之间的合作发展推进缓慢的原因,是三地间的合作认识中存在着本位主义,过分拘泥于行政划分,而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域’里来考虑。”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

  在王海波看来,所谓一个“域”就是同一条船上,只有这条船健康远航,三家才是安全的。经济发展也是这样,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都要来考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文魁也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地区行政区划问题,地方的行政区划中政府的力量强一些,市场力量弱一些,因此形成了一些壁垒。

  在文魁看来,京津冀之所以比长三角、珠三角慢,就是慢在它的市场联系要弱,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和企业之间,跨行政区划之间的往来可能更方便,政府的行政区划障碍没有那么大。

  “行政区划是直接的障碍,行政区划更深层次的障碍是地区的利益。”文魁说。

  “如果各自为政、各自抢跑,那不叫一体化,仍然叫京津冀三体。”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说。

  在马光远看来,京津冀一体化从国家战略的程度上给予了重视,是一个历史机遇,但事实上,河北在自言自语、北京自言自语、天津自言自语,大家在一体化的概念下,各自说各自的话,各自想各自的问题,这就和一体化背道而驰了。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众多的业内人士建议,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尽快出台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破除行政壁垒的约束,促进京津冀三地有效对接,协同发展。

  “总体而言,京津冀一体化应该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顶层设计,第二是市场来选择。”马光远说。

  马光远建议,北京、天津、河北在产业布局上,应该有各自的优势,发挥优势互补;在空间的布局上,应便利三地的交通往来,比如修建一条从天津到北京机场的高速铁路,布局整体的交通。

  “要保证三方协同,首先要消除行政壁垒,不要恶性竞争,我觉得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

  在肖金成看来,三地的产业应该对接互补。北京的产业结构要升级,比如说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商贸、旅游,工业应该转移到天津和河北。天津市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制造业、原材料产业、物流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应主要在河北发展。

  “协同发展,就是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必须考虑把城际交通建起来,而且城际交通要实现网络化、零距离换乘、无缝对接。”肖金成说。

  全国政协委员沈瑾认为,政府之力毕竟是外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最终还要靠市场之手。

  因此,沈瑾建议,建立京津冀区域“共同财政预算”,同时,发挥税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调控功能,涉及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项目,应实行税收鼓励措施,调动区域合作的积极性,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实现自由流动。

  沈瑾还建议,建立京津冀地方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由共同预算机构具体负责协调与监督。同时,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可以让京津冀区域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税体系,以推动京津冀三方的经济合作。

  新闻背景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自2005年北京出台城市规划提到京津冀的协调发展,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2014年3月26日,河北省发布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和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服务作用的“河北思路”。

编辑:罗韦

关键词:京津 发展 一体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