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增速虽放缓 开局仍平稳

2014年04月15日 10:12 | 作者:刘振冬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综合先行指标判断,一季度GDP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但这并未改变经济运行的平稳态势。而且,经济运行中许多可喜变化更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的转型过渡之中。决策层不会因一时的数字变化,而丧失政策定力,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未来,仍将以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稳增长。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以及政府主动调控因素所致,一季度GDP增长或将出现下滑,一些主流机构判断,可能的区间在7.2%至7.4%。经济增长放缓加大了市场的政策放松预期,但考虑到新一届政府促改革、调结构的决心,以及中央对经济增速放缓容忍度的提高,大规模的政策刺激应该不在决策层的视野范围之内。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所处的大背景是三期叠加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期、经济结构调整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正是经济结构调整期阵痛的反映。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博鳌所言,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如何看待一季度增长数据的回落?专家认为,其中既有短期季节性因素影响,也有中长期因素作用。短期因素包括:因去年外贸虚高导致的一季度出口负增长;受化解产能和房地产调整导致的投资增速放缓;季节性因素导致的消费回落等。中长期因素主要是,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向中高增长的转换期。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还有许多积极因素值得关注。首先,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就业、物价和收入总体稳定。专家判断,一季度不论是城镇新增就业,还是调查失业率数据都比较稳定,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居民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其次,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变化。在需求端,投资和出口的贡献度在下降,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很可能大于投资。在供给端,服务业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企业的适应能力在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回升。综合这些因素判断,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当然,宏观经济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包括外贸的不确定性,投资的下行压力,产能过剩尚未有效缓解,个别违约风险的暴露等等。但整体上,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只要经济增长和就业不滑出底线,矛盾和风险总体可控,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就不会改变。稳增长、促改革和调结构有机结合,就能保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当然,保持定力并不是无所作为。在前期适度预调微调之后,还有许多政策储备。在财政政策领域,对中央已经确定的中西部基础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妥善处理好地方存留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还要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制度与渠道建设。在货币政策领域,一方面要满足合理的流动性需求,把握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节奏,有序处置化解各种违约风险。

编辑:罗韦

关键词:经济 增速 放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