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绿地集团等沪上国企将上演并购重组大戏

上海:国资重镇的资本试验

2014年04月24日 14:36 | 作者:见习记者 劳佳迪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样本之3

  绿地集团:大象被蛇吞

  就在上海金融国资重组如火如荼时,地产界也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自2013年7月1日起停牌的金丰投资,2014年3月18日复牌,没有任何悬念地开盘涨停,过不了多久,这只代码为600606的股票,将会改为“绿地集团”或“绿地控股”。据金丰投资公告,绿地集团欲通过重组金丰投资实现A股整体上市。重组方案显示,金丰投资拟置出预估值为23亿元的资产,换之以绿地集团预估值为655亿元的资产。 地产巨鳄绿地的借壳上市由此成就A股迄今为止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重组并购案。

  本次交易前,绿地集团控股股东为上海地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交易完成后,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较为接近,均不超过30%,且没有任何一个能单独对绿地集团形成控制关系。绿地集团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透视

  私募协作的范本

  绿地集团新闻发言人王晓东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借壳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交易还需耗时数月。据记者了解,被公认是“靓女”的绿地,之所以会“情定”知名度一般的金丰投资,背后推手正是上海国资委。

  金丰投资的大股东是上海地产集团,相比让绿地的境内资产独立IPO,这种“壳身份”让政府“很放心”。换言之,这场“姻缘”是以董事长张玉良为首的管理层与上海国资委旷日持久的博弈。

  不过,尽管有非市场化因素的介入,绿地集团的上市也提供了市场化的样本。据悉,在上海国资委安排借壳上市之前,2013年底,绿地集团吸收了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等数家具有典型国资改制概念背景私募股权基金加入,以部分股权国退民进的方式尝试混合所有制的探索。

  投行观点认为,私募看好绿地是可以借道进入国资,可以利用国资的优势控制周边资源,同时也笃信上市后的丰厚回报。而绿地复杂的股权问题则借私募之手剔除上市障碍。

  样本之4

  五投资公司:合并同类项

  3月11日,市场还有数条关于国有投资企业整合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一周之内,上海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农业投资公司并入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商业投资公司并入百联集团、上海创业投资公司与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宣布合并。

  而这种雷厉风行的合并同类项,在国资系统人士眼中并不意外。一位熟悉内情的投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上述5家投资公司的业务架构彼此有重叠,经营发展水平又参差不齐,上海国资委层面早有意愿将之整合到更清晰的框架内。

  据记者了解,在2009年统一划转到上海市国资委之前,这5家投资公司原先分属于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委等不同委办监管,组织形态比较松散,归入国资口后进行了资产梳理,加快了资产处置的力度,此番合并更利于资源整合。

  透视

  部分投资平台经营困难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五家投资公司中,好几家都存在政府指令性投资较多的历史问题,“导致了公司对参股企业控制力不足,历史上产生过较多的沉淀资金甚至坏账,有些投资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不佳。”

  记者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拿到的一份信贷风险评估报告显示,经营水平处中流的上海工业投资公司在2004年前经历了实业投资与贸易业务规模的高速扩张期,2005年以后主业就开始下滑,依靠证券市场股权投资变现退出的机会回笼大量资金,2008年之后则受到金融危机和证券市场下跌的双重冲击,2009年实业投资额仅6074万元。

  而上海农投近年来的投资成果甚少。2003年,它曾现身于*ST大盈(现更名为丹化科技,600844.SH)第三大股东。但2006年,其所持股份即被卖出。而上海国盛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股权经营的国企,但其投资动作相当低调隐蔽,鲜少在媒体面前露脸。已知的是,2009年公司曾募集约10亿元大农业发展基金,全资控股上海建材集团,参股商飞集团,横跨工农两界。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上海 证券 国资 信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