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落榜生”成全国人大代表 只为圆聋哑孩子上学梦

2014年05月26日 08:55 | 作者: 周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91年,高考前父亲的一场大病,使袁敬华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外,无法上学的聋哑女孩陈海彬、陈海霞背着书包趴在窗台上,姐妹俩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打动了善良的袁敬华。于是这位16岁的高考落榜生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她们圆上学梦。

  从7个学生开始的“哑巴老师”生涯

  为了教姐妹俩说话,袁敬华找出课本和纸张,在自己家的炕沿上铺开,然后她写一个字,让姐妹俩摸着自己的喉咙,感觉喉头的蠕动。当姐妹俩发出第一个声音时,袁敬华已是大汗淋漓。

  但成功的喜悦也让袁敬华决意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1992年10月,在山东省夏津县三屯村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袁敬华带着7个学生开始了她“哑巴老师”的生涯。没有凳子,她就从家里搬来几个小马扎;没有黑板,她就自己找木板钉好以后再刷上油漆;没有教材,她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在作业本上。

  教聋哑孩子发音,必须一对一地教。渐渐地,袁敬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音往外呼气,她就在孩子的唇边放上一张小纸条,通过老师的口形、舌位及纸条的倾斜度学习。有的发音部位能摸到,她就让孩子摸着她的喉咙、感受声带的震动学发音。孩子每学一个音,她的脖子就被捏红一大片。

  半年后,有40多个家长慕名领着孩子前来报名了。10多平方米的小屋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孩子。袁敬华和家人一商量,把自家的两间房子收拾出来做了教室。于是,三屯村里破天荒地有了第一所聋哑儿语训学校。

  20年间创造的奇迹

  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在不经意间,袁敬华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1998年在德州市财政局、希望工程办公室及夏津县各界的支持下,袁敬华和40多名聋哑孩子搬出了家,有了自己的学校,还聘请了10名教师,开设了语训、听力、书写、舞蹈等课程。

  2002年,因学生超过90名,学校再次扩大规模,在县城开发区建成了新校,学校有了一幢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在教学上增设了电脑、美术、启音博士训练等课程。

  2011年学校再次拆迁,经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建成了一座占地8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的新校。如今,袁敬华的学校共有160名学生,42名教职员工,这是到目前为止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民办聋哑儿语训学校。不仅如此,她的学校除了聋哑儿童以外,还将智障、脑瘫、自闭症儿童也纳入了教育范围。

  带领更多人帮聋哑孩子圆梦

  2003年袁敬华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于是她把让更多聋哑儿童上学的梦带到了北京,带进了人民大会堂。“我的梦想就是让残疾孩子有免费的学上。”袁敬华说。

  2008年全国两会上,袁敬华见到了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谈论起充满爱心的特殊教育时,李肇星说自己的妻子秦小梅女士也很有爱心。这年12月,袁敬华将名誉校长的聘书送到北京,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欣然接受。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李肇星一见袁敬华便说:“我代表你的员工问候你。”袁敬华一愣,随即笑了。秦小梅女士转告袁敬华,我做了名誉校长就一定要到学校看看。秦女士说到做到,从2009年起老人家每年都亲临学校,来到孩子们中间。这让袁敬华感到莫大的欣喜,也更加坚定了她从事特教事业的信念。

  从高考落榜生到编外教师到特教学校校长再到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就这样一路走来,用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爱,改变着聋哑孩子的命运。而这条路上,不仅有她自己的梦,更有聋哑儿童的梦。

 

  原标题:多年坚持只为圆聋哑孩子的上学梦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袁敬华 聋哑 孩子 学校 “哑巴老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