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还有多少“医学会们”在靠独家敛财?

2014年07月01日 14:57 | 作者:邓海建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近日,国家审计署在官网发布审计报告称,卫计委主管的中华医学会等33个社会组织和医管所等9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力,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表彰、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17.79亿元。其中,中华医学会于2012年至2013年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7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华医学会被审计署点名,不过就是捅破行业内的窗户纸而已。不妨回顾下被官方认定的几个敛财伎俩:比如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又比如未经批准违规收取资格考试复训费1965.04万元,将618个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收入1.14亿元存放账外等。公众不禁要问一声:一个号称是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机构,何以有如此大能量逼着药企与医生乖乖围着它转?

  一言以蔽之,秘密恰在于“行政资源”在其间长袖善舞。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之一,目前由民政部作为登记主管,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协,但其章程上写明,业务上还接受“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的指导和管理”。实际上,中华医学会的很多主要业务,如继续医学教育、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医疗事故鉴定、医学科技项目评审、临床应用新技术论证等,都来自国家卫生部门“独家”或垄断性转移的行政职能。

  药企慷慨解囊,看重的竟然是“医生通讯录”,曲径通幽,不言而喻。至于资格考试、职称晋升等,竟然也牢牢攀附于行业协会的独家效能,更足以印证其运营与存在的诡异。据说自点名后,中华医学会官网首页及学术活动版块,已搜不到相关学术会议的企业参会通知。一个行业协会,能量大到在行业内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恐怕就不只是会议敛财那么简单。譬如它的圈子化,对中小微型医疗卫生企业来说,不啻另一道行政门槛;又譬如分会领导往往是主管部门退下的官员,终于可以“做一些担任公务员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此般勾兑术,权钱恐怕都难以自证清白。

  倒不是因为审计署点名了,舆论才跟着痛打落水狗。事实上,早在当年牙防组东窗事发,中华医学会就曾多被诟病。只可惜,最终不了了之。如今,板上钉钉的审计报告出台,潜规则被起底,究责程序自然不该闲着。更大的疑问是,类似这种“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的行业协会,活生生扮演着“二政府”的角色,为何不能集中清洗呢?

  此前,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等,曾被媒体曝光通过“卖奖牌”或“头衔”获利;而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一个副会长的头衔,就被曝光要价高达数十万元;还有“最牛行业协会”——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要求每个企业需缴纳会费及“行业自律履约保证金”2万元,否则就无法经营。凡此种种,靠利益输送而存在的行业协会,已经走火入魔。

  “一业一会”的格局是该转身了,更该检点自律的,是游走在协会里的权力之手。眼下而言,起码要查查还有多少“医学会们”在靠独家敛财,还有多少权力的影子靠扮演掮客角色恶化着行业生态。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医 违规收费 评比表彰 有偿提供信息 敛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