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天津市政协委员:职业教育非“制器”,

2014年07月11日 15:57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教育在线:《决定》出台并不意味着政策落地,你认为今后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董刚:良策已出,关键是“水流到头”,落到实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决定》的执行,往大了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往小了说就是28条规定的分解落地。这28条规定虽简练,但很具体。比如提到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经具体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细节。再比如,《决定》中提到,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对于职业院校来说,目前都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职业教育,这是好事,但关键是如何操作。我想这些政策的落地,都需要系列政策的保障,并非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

  教育在线:《决定》中特别提到,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深化产教融合,你如何看待目前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现状?

  董刚:总体来说,目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阶段,仅仅是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问题,如果从校企深度合作来说,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任职教课,职业学校教师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等。从宏观来看,校企合作需要政策保障,比如通过减免税收激励企业参与合作,从学校来说,也要提高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出校企合作的双赢。

  不惧本科转型、民办升本挑战

  教育在线:《决定》中提到普通本科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型,这对现有的高职院校来说,是否构成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董刚:现在国家提倡部分本科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自愿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型,我认为这个倡导是科学的。但转型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对于目前发展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太大影响,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科院校面临师资转型。师资是学校的工作“母机”,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必须具有“双师”素质,我称之为“双教”能力教师,不仅能教学生动脑,还得能教学生动手。本科院校的教师,学术水平很高,但实践动手能力相对欠缺。从学术性教师转向双师型教师,需要一段时日。

  第二,课程开发、教学形式转型。职业教育最大的特色就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叫“教、学、做”一体,或者“理实一体”。但是本科不一样,理论和实验是分开的,由理论教师和实验人员分别完成。因此,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就面临着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以及课程的重新开发、教学形式的变革等。

  第三,实训条件的完善。本科院校的实验条件,很多都是基于验证性的基础设备,而职业教育的实训面向现实职业岗位,很多都是生产性的真实设备,这方面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

  第四,转变办学理念。从学术型向职业教育转型,最大的障碍应该是观念,以前是培养学术性人才,现在要转到技术技能型人才,从上到下都会面临着观念的转变。

  第五,科学研究。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更倾向于“顶天”,侧重于知识的创新,承担国家“纵向课题”,而职业院校的科研则趋向“立地”,即知识的应用,技术的创新,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些都需要转变。

  但无论如何,本科转型,这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好已有的办学优势,办出特色,以质量取胜。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职业教育 董刚 职业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