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股权众筹将掀起天使投资新浪潮

2014年07月21日 11:05 | 作者:谢宏中 |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自2012年被业内称为“天使投资”元年以来,中国的天使投资界就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美国的天使投资人有30万人。中国比较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一般认为在1000人左右,“天使投资”的光环一直笼罩在一小批超级天使投资人身上。

  据最新的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4年6月,全国P2P网络平台存量投资人有42万人。这与天使投资人群体不是一个量级,差别非常巨大。

  众所周知,所有发达经济体的民众都会经历储蓄型(银行定期存款为主要产品)到理财型(网贷、信托、基金等产品),再到投资型(天使类股权投资和创业合伙)的财富管理方式转变,然而在中国,大量高净值人士为什么还只是停留在储蓄和理财上,真正做天使投资的一直很少呢?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天使投资的专业性挑战、信息不平等、诚信机制欠缺等。

  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还是传统的天使投资模式无法满足众多高净值人士的投资实际情形。

  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天使投资人,要完成一笔天使投资,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看得中”、“投得起”、“帮得上”。

  “看得中”,就是要看得懂被投项目,认识到其投资价值,也就是说对投资项目和运营团队的前景看好并且认可;“投得起”,就是要有投资实力,如果这个项目需要的投资额是200万元,投资人要投得起这200万元。“帮得上”,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与条件参与项目的投后管理。投资不是放债,投资是需要参与投后管理的,并且协助和监督项目的运作。

  正是因为这三个条件的缺一不可,客观上造成天使投资的门槛相对于专业的PE\VC而言,仍然是比较高的。比如有的人看好一个项目,也有投资实力,但是因为人在北京或者美国,未必有时间参与投后管理,无法完成投资;有的人有投资实力,也有时间参与投后管理,但是对被投项目的专业性缺少了解,无法完成投资;有的人看好项目,也有时间做好投后管理,但是手头可支配资金不能满足项目需要,倘若融资标的需要200万元,手头握有100万元现金的人就爱莫能助,没有机会参与……

  股权众筹的出现,正是把这三个条件所需要的三项职能尽职调查、投资、投后管理形成一个协作的机制,让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从而总体上完成一个项目的天使投资。这个机制主要是通过“领投人+跟投人”模式来完成。

  比如说云筹四号项目Yunchou.com刚刚完成一轮众筹400万元,最后由26个投资人共同参与完成。这些投资人主要来自深圳,还有郑州、肇庆、杭州和加拿大,他们中有投资基金的合伙人、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有知名企业的上班族、也有职业天使投资人……他们中有的人熟悉股权众筹和天使投资这个领域,参与完成对云筹的行业前景摸底和项目尽职调查;由专业的投资机构出面做本轮投资的领投人,负责提供完备而严谨的投资协议和投后管理服务。在筹资的过程中,各方参与人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决定参与程度,最低的认筹了10万元,最高的认筹了60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股权众筹的兴起,有机会让更多感兴趣的投资人参与到天使投资中来。过去“天使投资”和“天使投资人”,由于普遍的高风险性和成功投资的巨额回报神话,长期被戴上了扶持与施舍属性的光环与镣铐。其实更多的天使投资人主要还是追求财务回报。股权众筹平台基于投资价值的发现与服务,让每一个众筹项目的投资价值展示出来,并且促进融资完成,将大大提高天使投资参与者的广泛性。专业投资人的领投+财务投资人跟投的模式,也会帮助一大批初涉天使投资的人们提高投资成功率,减少“学费投资”和“慈悲投资”。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看到有的众筹投资人之前对股权、公司治理、红利分配等一无所知的,更不用说估值调节机制、考核目标设定、一票否决权等股权投资实务中的这些条款了,如果不是股权众筹这种模式,很难想象他们会有机会参与到天使投资阵营中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最佳实践形式,股权众筹平台的兴起,将掀起中国天使投资新浪潮。

 

 

编辑:罗韦

关键词:投资 股权 众筹 投资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