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自拍成瘾”是精神病? 专家:心理脆弱的表现

2014年07月29日 14:34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到此一游”式自拍占用观光的时间,不利于大脑认知加工形成美好记忆

  ▲心理专家建议不要把所有自拍照都分享上网,尽量只和认识的熟人分享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已将‘自拍成瘾’认定为一种精神疾病”,但不久该消息被指失实。其实在学术上,权威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对所有精神疾病都有着严格的界定,个别条目的微小变更都可能引发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自拍成瘾”本身是不可能被权威机构草率地认定为精神病的。但是,过度沉迷自拍、炫耀式分享等行为可能是心理脆弱的病态表现。心理专家称,自拍其实是人类在进行自我探索,而光顾着拍照则容易忘记体验生活。

  病例:自拍少年每天狂拍10小时

  英国男生丹尼·鲍曼从15岁开始玩自拍,从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他每次洗漱前都会自拍10张,上课时每小时要溜出去3次自拍。后来他休学在家专心自拍,曾6个月时间足不出户。他经常盯着影星偶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照片模仿自拍。为了获得一张令自己满意的完美作品,他每天会花10小时自拍200多张照片。

  鲍曼经常把自拍照上传到“脸谱”网站,十分关注别人的评论。他说:“有人说我的鼻子太大,其他人攻击我的皮肤。我开始上传更多自拍照,试图获得朋友们的认可。当有人赞扬时我感觉很好,反之则令我悲伤。”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模特,但一家模特公司说他体形不适合,令其自尊心深受伤害。他在自暴自弃之中体重骤降12.7公斤,后来他发现自己拍不出完美的自拍照,就企图吃药自杀。幸好妈妈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医院接受“技术瘾”、强迫症和身体变形障碍的治疗。在康复期间,他坚持7个月没有自拍,努力回归正常生活。

  自拍是人类正常的自我探索

  “自拍是精神病”的谣传说明,很多人对这种行为看不顺眼。有人认为自拍是自恋的表现,甚至说成是“世风日下”。对此,美国媒体心理学家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肯定自拍及网络分享是正常的举动,人类天生就喜欢关注自己的外貌,总是爱跟长得好看或者不好看的人进行比较——这是一种对自我进行探索的行为。

  人类的自我探索历史悠久,不断的自我观察和研究为的是搞明白“我是谁”。了解自己的最有效方式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观察自己,而自拍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古人没法自拍,只能描画自己的肖像,但这是少数贵族、富人或者画家才能享受到的权利。随着手机前置镜头成像功能日益完善,自拍疯狂普及——据估计,2014年人类拍照约8000亿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拍照。自拍照相当于传统的自画像,但自拍照具有即时性、私密性和随意性,既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又能完全由自己掌控,拍得不好可以立刻删除。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和同类进行交流,在自己的族群内获得认同、重视乃至欣赏。自拍后的网络分享行为正是社会性的表现,相当于问大家:“你喜欢我的这个样子吗?”很多名人就经常发自拍照,以此培养了大量粉丝。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自拍成瘾 自拍 精神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