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别让中国食客“破罐子破摔”了

2014年07月31日 14:50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作为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快餐品牌的食品原料供货商,上海福喜公司,将变质或过期的肉重新加工,伪造表格,隐藏真实保质期等劣迹被揭开后,舆论再次哗然,群情再度亢奋。然而,令人不解或说无奈的一面,同样也迅速浮现:记者走访北京多家洋快餐门店,发现顾客仍然很多。有位刚吃完一个炸鸡汉堡的女子则说:“现在吃什么都担心,食品安全这方面我早就破罐子破摔了。”(综合近日新华网等报道)

  食品安全“信中”“信洋”都已成镜花水月,中国食客无谁可信、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发扬“大无畏”的裹腹精神,于“次中选择感觉上相对不次”的“美食”,这“破罐子破摔”的悲情一面,听了着实令人唏嘘,更因让某些向来自诩为“卫士”的有关监管者,生生地感到脸红、汗颜和羞愧。但是,“事过”不能“境迁”;换言之,如此“舌尖上的安全”现状,确也到了“非XX不可”的切实整治之时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无法做到“不食外面烟火”的中国食客,之所以把食品安全防线后撤到“破罐子破摔”的境地,当然不是无视危险、自甘“命贱”,而恰恰应看作是在用一种惨烈的“自残”方式,表达了其对食品安全监管漏洞百出的不满之情。一项数据表明,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洋快餐“劣迹斑斑”,过去5年被曝至少17起洋快餐食品安全事件,而其中有多起源于其供应商。

  而现实告诉人们,洋快餐们每一次的“劣迹斑斑”,往往随着其“国际化”的危机公关,或是轻描淡写地发个道歉声明,或是改避重就轻地诿过“个别事件”,结果很快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毫不影响其继续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次,美国独资的上海福喜公司被揭“劣迹”,不可谓不令人触目惊心,但事发之后,不少中国食客仍是“痴心不改”、“破罐子破摔”,可见他们对此后到底有多少亡羊补牢的强力“监管”,其实还是感到“希望渺茫”的。

  关于食品安全,太多的实例足以警醒世人:企业违规违法之举总要被曝光以后监管才能介入,这说明日常监管没有到位。以这次对洋快餐“迷信”造成重创的“福喜事件”来看,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以所谓的“封闭式”管理,阻挠有关部门迅速进场查处,僵持一个多小时后才在警方协同下进入现场,难说不为其清理现场猫腻和痕迹留足了时间。这也说明,要使监管上的“取证艰难”变得不难,须有法律层面不容阻挠的“直通”执法权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好在,本届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投以了极大关注。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必须“用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那么,有关各方理应迅速行动起来,拿出“重典治乱”的狠劲儿,在对待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要像某些国家那样,罚得失信者“倾家荡产”,绝不再敢随意造次。如果没有这样的严厉与公信,中国食客的“破罐子破摔”,怕是很难早早捡起“一地的碎片”了。(司马童)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上海福喜 食品安全 麦当劳 炸鸡 餐桌 洋快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