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香港:城市与文学

2014年08月18日 09:04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演讲人简介:

  赵稀方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席研究员,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研究。专著有《存在与虚无》、《小说香港》、《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等,译著有《人文科学导论》、《黄金法则》、《白色神话》等。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地访问研究。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翻译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评论》编委等。

  ■编者按:

  不久前接连举办的第十届香港文学节以及第25届香港书展使香港这座现代化都市充满了浓浓的“文学味”。几十年来,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多年来,香港文学中涌现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作品,从一个角度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见证着这座在中国富有特殊意义的城市的变迁。在赵稀方先生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见一幅生动的香港文学的“风貌图”。

  ■精彩阅读:

  ■香港文学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台湾乡土文学和现代主义,一者站在乡村与传统的立场上,一者站在西方和现代的立场,之间有尖锐的对立和论战。但香港乡土文学与现代主义在反省商业化和都市化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

  ■以金庸作品为代表的武侠小说,更高的意义在于代表了20世纪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的线索。

  香港的乡土文学与现代主义

  香港文学最早可追溯到1861年从上海逃至香港的王韬,王韬于19世纪70年代创办了香港第一份中国人自己主办的中文报纸《循环日报》,并且有《遁窟谰言》等文学创作。至20世纪初,同盟会革命党人以香港为基地,创办《中国日报》等报刊,宣传革命,形成了文学的繁荣时期。因为香港的殖民地背景,在内地新文学兴盛的五四时期,香港成为了旧文学的阵地,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香港新文学才裂土生长。香港新文学的发展,与鲁迅1927年南下香港的演讲有关。在风格上,香港新文学开始受到了创造社、太阳社海派文学的影响,港派文学的感伤、洋化的特色与海派文学原来渊源有自。香港文学的高潮是由内地文人的两次集中南下造成的,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末避“外战”(日本侵略),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中避“内战”(国共战争)。这两次南下香港的阵容极其强大,有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萧红、戴望舒、叶灵凤、林语堂、萧乾等人,他们在香港创建了大量报刊,出现了茅盾的《腐蚀》、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戴望舒的《狱中题壁》、肖红的《呼兰河传》、许地山的《铁鱼的鳃》、黄谷柳的《虾球传》、侣伦的《穷巷》等优秀文学作品。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分明已经超出了香港文学的范畴,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了。由此可见,香港文学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香港文学的独特性逐渐显露,乡土文学的形成和现代主义的兴起是值得注意的标志。

  在上世纪40年代产生于香港的优秀文学作品中,黄谷柳的《虾球传》(1947)和侣伦的《穷巷》(1948)出自于香港本土作家之手,它们称得上是现代香港文学的标志。可以看得出,这两部开始连载于《华商报》上的作品,还处于“左翼文学”的模式之中。1961年出现的舒巷城的小说《太阳下山了》则开始不同,从舒巷城《太阳下山了》与《虾球传》、《穷巷》这两部小说的比较中,能够明显地看到香港文学开始形成其自身的特点。《太阳下山了》摒弃了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着力于在情节冲突中展示太多的社会矛盾,而是侧重于通过描景画俗来透视港人的心态。例如,作品对于香港筲箕湾内泰南街的生活场面的描写,对于其间世态人情的揭示,向读者展示了“乡土香港”的风俗和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舒巷城的小说《太阳下山了》里,已经出现了商业竞争、文化炒作等工商社会的矛盾,但它们在小说中体现为一种负面价值,小说本身维护的是一种传统的乡土文化和古老的民间温情。舒巷城从过去走来,从民间走来,对于侵蚀民间价值的现代性表现为很难容忍,对于迎面而来的不容抗拒的都市文明,本能地做出反抗的姿态。到了香港工业化最为迅猛的上世纪70年代,他再也无法容忍,写下了一些抗拒都市的都市诗。在这些都市诗中,他以民间价值为参照,对香港的广告、大厦、赛马、噪声、旅游景点等各种都市现象进行了抨击。舒巷城代表了第一代港人对于过去的乡村性的追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承接舒巷城而持续了这种创作理念的作家,较为突出的是海辛。

  海辛的愤懑与他在这个大都市的一系列坎坷境遇有关。痛苦的人生经历,令他感到资本主义都市的残酷,令他怀念起乡村的温情,而都市化对于传统的摧毁,尤使他感伤和义愤。海辛对待都市的心态似乎有点矛盾,他知道历史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所以他相信自己并不是在排斥整个都市新潮,而只是在排斥其中的罪恶,维护一种传统的道义和价值。

  与香港的乡土文学同时崛起的,是香港的现代主义思潮。香港的现代主义思潮发端于1956年的《文艺新潮》,至1962年刘以鬯的《酒徒》而达到高潮。台湾乡土文学和现代主义,一者站在乡村与传统的立场上,一者站在西方和现代的立场,之间有尖锐的对立和论战。但香港乡土文学与现代主义在反省商业化和都市化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

  如果说西方现代主义多反映理性社会中人的精神分裂,《酒徒》则较少写人性的形而上体验,这里最为急迫的问题是要揭示商业性对于文化的某种侵蚀,例如金钱对于人性的扭曲。作家们看到,一切以金钱为中心,所谓文化就只能是金钱支配下的畸形儿。当时的香港报刊多按照“生意眼”选择作品,真正的文学与艺术在香港成为最不值钱的东西,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面临的问题是,根本找不到一个社会的立足点。他们所忧心的首先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自己的生存问题。作品中的“酒徒”是一个职业作家,有着较高的中外文学素养,但为生活所逼,他不得不放弃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开始为报刊写武打、色情小说。这种选择,使他无法不受自己良知的指责,但不如此又无以为生,于是他只好沉溺于酒中,用酒精来麻醉自己。酒醉的时候,他是放纵的,酒醒的时候,他又有悔意,“我是两个动物,一个是我,一个是兽”。人与兽、本能与理智,时时在“酒徒”的头脑中交战,撕裂着内心。在艺术表现上,刘以鬯不再拘泥于一种物质性的真实,而是将世界纳入个人意识之中,在其小说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放纵和幻想奇特地并列在一起的各种自我的活动舞台”,而现实也已解体为一种散乱的印象。表现在形式上,刘以鬯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模式,以一种非逻辑的表述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酒徒》因此被称为中国当代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刘以鬯的《酒徒》是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它来自于中国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传统。下面我要谈到的西西、也斯等人都在现代主义实践上卓有成就。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香港 文学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