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杨炼:诗歌靠死亡疼痛加强自身

2014年08月27日 09:01 | 作者:王姝蕲 | 来源:腾讯文化
分享到: 

腾讯文化:80年代是激动人心的诗歌时代,许多人在写诗,读诗的人更多,但80年代少有精深之作。当代中文诗歌发展30年到现在,有了顶尖的诗人,有了优秀的作品,但又变得缺乏群众基础了。在您看来,对于诗歌,哪个是更好的时代?

杨炼:我认为诗歌没有更好的年代,也没有更坏的年代,相对诗歌的理想而言,每一个年代或者每一种现实都堪称地狱,因为诗歌梦想的是纯粹和美好,而且基于这种根本的创造性,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每一种生活它都和我们理想中的那种自由在发生顶撞和阻碍。但是同样它也不能称之为更坏的年代,对于诗人来说在这个年代中间提取自己的对生存的理解,然后通过自身这条管道把它转化,超越,成为一种精神的创造物,这个过程也从来没有改变。

八十年代初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文化和语言的荒原状态,我们面对的是宣传式的标语口号,没有诗,因此在文学的、文化的旷野上我们踩下的第一行脚印激起了人们的反响,也让我们迅速的成名。但是第一行脚印是容易的,因为它是荒野,在第一行脚印踩下以后能够继续往前走,往深处走这个难度更大。朦胧诗距今已有30多年,第一行脚印已经遥远,是否还可以走出新的脚印?而且这个脚印要既深又稳。“当先锋易,做后锋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文化转型环境来说,做后锋意味着拼耐力,拼后劲。我们写了30多年的诗,拿出一部有点厚度的创作总集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拿出一部新作是比较难的,要拿出一部在创作观念和写作艺术上都走出距离的新作更困难。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对我自己来说挑战性要强得多,不是别人的挑战,是我自己的挑战,因为我前面已经有十几部作品放在那儿,要做到不重复自己继续往前走,这个挑战难度更大。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诗歌 死亡 杨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