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2014年08月28日 08:57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杨俊文常委的发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树立国家精神

杨俊文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我们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自身文明传承的支撑,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形象和民众的总体素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显著增强,但社会出现了重财轻德的现象,致使我们的软实力之一,即形象和品位与国家的硬实力不相适应,在文明传承上遇到了不少麻烦,形成差距。有的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正是攸关民族和国家前程的大事,关系到我们这个文明大国的延续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一个国家成功的核心价值观不是靠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通过国民的自觉规范行为,通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得以体现。如果人人自觉践行,形成尚德明道、爱人爱国互助的良好风尚,营造出“智者用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良好社会氛围,且又能持之以恒,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便会早日到来。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全社会行动起来,从制订规则,健全法制到精心部署、保障到位,掀起对中华文明的学习、培养等方面的组织、实施、督察工作高潮。应把这项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各级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基层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常抓不懈,形成风尚。

  第二,组织专家和学者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内容进行筛选。通过文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历史故事、现代案例,运用现代网络和视频系统,组织宣讲和演绎,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第三,整顿并规范现有一些学校和地方或个人举办的“国学”项目,应将其纳入传承中华文明、品德修养体系来运作。学国学一定要讲究实效,不图形式,不求外表,着眼点一定是立德兴国、提升修养和品位。

  第四,通过公共外交,利用中外友好协会以及境外的孔子学院等各种友好团体和文化机构,积极传播中华文明;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和讲座,广泛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华裔人士以及国际汉学家等开展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承。这样做既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增进港澳台同胞对国家的认同,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大业。

  第五,由国家财政拨款,尽快配套出版适合各种不同文化教育水平群体需要的弘扬中华文明的丛书、音像资料和数字出版物,并附有文明细则,免费赠阅。

  第六,一个人的良好行为除了靠自己的修养,更要靠相应的法规来约束。应尽快组织力量制订和完善道德规范的实施细则,形成“以法护德,依法守德”良好风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要树立一种“国家精神”,通过规范国家达到规范公民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制度精神”,形成一个国家赖以立足、得以持续的灵魂。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谓“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无一不是国家和社会对优秀道德文化高度尊重与传承的结果。有鉴于此,各级领导必须牢记“政者正也”的为官之道,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以人为本,强化落实,引导社会群众自觉践行。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