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铁凝:青春无悔,《青春之歌》不朽

———在杨沫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09月01日 11:06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杨沫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8月2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北京文联及首都各界代表人士出席了会议,总结杨沫卓越的艺术成就,缅怀她的理想信念。杨沫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为背景,是新中国诞生的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和历史意义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作品1958年在《北京日报》副刊甫一连载,即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成书后一版再版,迄今总发行量已达500万册,可以说感动和振奋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本期副刊特选取纪念会上的两篇发言,并经发言人润色成文在此发表,以纪念这位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她的作品。

  上世纪5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构成了新中国文学灿烂夺目的景观。在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众多杰作中,有一部作品,它闪耀着青春和理想的光辉,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和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探求,以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鲜活的艺术形象、深挚的人性人情,感动和启迪了千百万读者。如今,这部作品的手稿,永久地陈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是它的作者——杨沫先生留给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近60年来,杨沫与《青春之歌》,这个名字和这部书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国青年的记忆之中,在几代中国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有《青春之歌》的旋律在回荡。

  1914年9月25日,杨沫出生于北京,1995年12月11日,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1岁。李渔说过:“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之心。”终其一生,杨沫都是革命的歌者,她高擎着青春的火炬,满怀激情地探求人生和社会的真理。在她的笔下,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她的《青春之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到今天,这部作品发行已达几百万册,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并改编成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青春之歌》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

  就我个人而言,《青春之歌》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塑造的那些人物。记得巴金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读完一部小说,头脑中还留有一两个人物的印象,那么这部小说就算成功了。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这一个个青年布尔什维克的形象,浮雕似地定格在我们心中。这些人物,无论是成熟、坚定,还是纯真、迷惘,他们身上都有着丰沛的性格和情感的力量。如今的读者不曾经历过那样的考验,但是,我想,我们都会强烈地感到,这一切是如此真实,那些人物,他们的热情和勇气,他们的承担和牺牲,都在感召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这种“真实”来自艺术创造,更来自生活,来自作者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深切的生命体验。在大浪淘沙的大时代,无数青年经过艰辛的探索,最终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忠诚无畏的革命战士,杨沫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早年的困苦生活磨砺了她坚韧独立的品性,社会的黑暗使她愤怒,民族的危亡令她奋起。“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和她笔下的那些青年革命者一样,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感召下,她确立了反抗与革命的志向,毅然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1936年,杨沫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9年,她在冀中一带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担任过县妇救会主任、抗联会宣传部长、报社编辑等。环境的险恶、斗争的残酷没有使她动摇和退缩,相反,这段“一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光彩”的经历,锤炼了她、造就了她,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也是在这个时期,杨沫开始了文学创作,相继写出了《某家庭》、《死与逃》、《怒涛》、《苇塘纪事》、《七天》等抗战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对杨沫来说,她的写作和她所投身的伟大事业完全是一体的,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使她的写作成为一种庄严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杨沫先后在人民日报社、北京妇联、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但杨沫感受着峥嵘岁月的召唤,感受着一个写作者最深切的冲动,她不得不写,她必须把那些故事讲出来,必须让它流传下去。1958年,杨沫写出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并未使她停下探索与创造的脚步,她立志完成“青春三部曲”。文化大革命期间,杨沫先生遭受了不公正的批判和打击,身心俱损,但她依然没有停止写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她的笔再一次焕发了青春活力。她深情地说道:“一个作家应当呕心沥血,把最美好,能感动读者、能净化读者灵魂的作品献给人民。”在这样的信念激励下,杨沫先生分别于1982年和1990年出版了“青春三部曲”的另外两部———《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为革命者的青春留下了壮美的长歌。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杨沫先生横跨文学艺术的诸多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除了“青春三部曲”,她还创作了大量剧本、散文和近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她的《自白———我的日记》,展现几十年心路历程,不仅是研究杨沫文学创作的宝贵材料,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杨沫先生对文学深怀虔诚,对作品精益求精,我们知道,《芳菲之歌》这部小说最初名为《东方欲晓》,在它付梓前,杨沫先生就进行过一次大幅度改写。小说出版后,她仍不满意,在上世纪80年代对其“几乎全部改写”,并把书名改为《芳菲之歌》。正是以如此勤奋不懈的追求和劳作,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杨沫先生构筑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1992年至199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杨沫文集》七卷,全面收录了先生在新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留下的朵朵英华,缕缕芳菲。

  杨沫先生曾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筹委会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她在北京文联和北京作协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广泛团结作家,为北京文艺界的团结和文联、作协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沫先生就像一盏温暖的明灯,接触过她的人,无不被她的平易近人、豁达宽厚所打动。她一生成就卓著,却始终不失赤子之心、书生本色,她经常说:“我们不是为了金钱而写作,不是为了个人的名位而写作。我们的笔尖凝聚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深挚的爱,凝聚着对真理、对人类进步事业深深的爱与向往。”直到病将不起,杨沫先生仍然关注着她所深爱的文学事业,在离世前,她立下遗嘱,把《青春之歌》的版权以及一批手稿、文物悉数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先生的高风亮节,必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杨沫先生毕生都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理想而奋斗,她的笔为时代而写,她的心与人民相连,她的追求和家国命运熔铸在一起。李大钊曾经满怀激情地表达过中国现代青年的青春梦想:“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也正是杨沫先生毕生的梦想,前辈的奋斗和创造,化作了一曲不朽的“青春之歌”,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今日之中国,正是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之中国,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人民创造历史的精神和风姿,这是每一位中国作家面临的重大主题。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和纪念杨沫先生,就是要从先生留下的宝贵遗产中汲取力量,体悟肩上神圣而光荣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编辑:罗韦

关键词:杨沫 青春之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