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湖北十堰市校园血案再追踪:骇人血案警示了什么?

2014年09月03日 08:38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9月2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袁志国 徐蕊 欧甸丘)9月2日,湖北十堰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恢复上课,但9月1日开学第一天4死5伤的“血案”带来的悲痛仍未散去。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因女儿报名与老师发生矛盾,身为人父竟把罪恶之手伸向孩子,如此骇人血案到底警示了什么?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卖祖屋进城 女儿报名被拒成“导火索”

  凶手陈严富,43岁,一个12岁孩子的父亲。由于女儿暑期作业没有完成,学校不让其报名,陈严富以给孩子报名为由进入学校后作案,造成4死5伤,作案后当场跳楼身亡。

  亡命的“屠夫”是一个沉默少言的人,但一直在默默地为家庭前途奔波。为了让孩子能在城里读书,2009年,出身农村的陈严富决定卖掉农村的房屋,凑上打工积蓄和8万元借款,在县城关镇东方小学附近的东方社区买了一套房。圆了购房进城梦之后,女儿顺利进入东方小学读书。

  但接下来的日子,陈严富过得并不轻松。2012年,陈严富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得不远离钢筋工的工作岗位,基本丧失了重体力劳动能力;2013年,陈严富的父亲犯急性阑尾炎,前后花费近万元;今年4月,陈严富骑摩托意外摔断右手,前后花费了3万多元。

  接踵而来的意外让陈严富的家庭经济压力日益增加。记者了解到,陈严富的一些主要家庭支出基本都是靠借债来应付,现在其家庭负债超过10万元。

  陈严富的一些邻居说,接连不断的灾病打击和难以改善生活的压力,原本就不堪重负,女儿报不上名或许成了压倒陈严富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位供需矛盾:“10个萝卜3个坑”

  记者了解到,在开学前一个星期,被刺身亡的刘红青老师通过学校的校讯通平台,给每个学生家长发送了短信,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完成暑期作业。但最后陈严富的女儿仍没有完成。

  对于作业未完成而拒绝陈严富的女儿报到的做法,东方小学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回应是,“老师没有权利拒绝学生入学,这可能是吓唬学生、督促他们完成学业的一种方式。”

  但这一说法遭到质疑。陈严富的妹夫晏红兵说:“上学期报名的时候,因为陈严富和他妻子都不在家,是我妻子带他小孩去报名的,当时学校也不同意报名,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在班上成绩排名是倒数十几名,后来说尽好话才入学。”

  此外,当地一些人士分析,因为现在城区的班级很多都“超载”,老师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重,尤其是对成绩不好的学生,难免会出现以不给报名的情况。在这个“吓唬”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快速的城镇化正加剧城市学位资源稀缺。

  据了解,东方小学共有17个班,学生总人数有900多人,平均每个班50多人,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学班级45人的标准。东方小学校长付清玉说,全校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本地户籍学生,其他都是外转学生,这包括租房户、农村在城区买房等家庭的小孩。外来学生的大量增加,让学校班级越来越多,班级人数越来越多。

  郧西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维平说,全县义务教育段的学生数量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城区学生数量却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如果按照国家标准,城区已经“装”不下了。

  教育资源应该合理调配

  在东方小学校门口,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血案发生之后,她放心不下孩子,这两天都守在校门口。她抱怨说:“小孩读学前班的时候,一个班70多个人,人挤人的,和老师的沟通很困难,班上几十个学生老师忙不过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入不协调,往往会导致班级人数过度膨胀,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地方农村“撤点并校”,加上后来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学校、学位规划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合理调整教育资源投入,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学位、学校等就学条件。”

  “这个案例虽是一个极端个案,有犯罪嫌疑人自身的原因,但背后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义务教育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要体现公共服务性,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教育工作者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城镇化进程加速造成生源流动加大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差距大,只有扭转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村教育梯级的状况,才能改变被动的状态。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湖北十堰校园砍杀事件 湖北十堰 校园安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