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匡时夏拍首度推出中国书画精品专场

2014年09月10日 09:18 | 作者:小虎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徐悲鸿喜鹊图纸本立轴1946年作

徐悲鸿喜鹊图纸本立轴1946年作

 

  2014年夏拍,北京匡时首度推出“中国书画精品专场”,精心斟选40余件近现代名家扛鼎力作以飨各位藏家。海派、京津、金陵、岭南各擅胜场,值得称道。

 

  陆抑非《花鸟闹春》创作于1943年,是陆抑非中年时期的佳构,从整个画面布局来看:山茶花枝从右上方斜探至画面底部,纵横的细枝桠在右侧树干前后穿出,老虬古劲,金石味十足。花、枝、叶三者在疏密转侧、穿插交错之间,形成微妙的视觉平衡。

 

  山茶花期长,经冬弥艳,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带给人晴暖的春天之愉悦,欣欣向荣的感受。正如郑逸梅先生评价的那样:“抑非于花卉,工笔,写意,没骨,泼墨,兼及翎毛草虫无所不长。他主张画宜兼工带写入手,工笔可上追两宋,写意可继元人水墨,并明人大写,且经过几收几纵,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其艺术道路,也正是实践了这一主张。

 

胡也佛 春游不觉归来晚 纸本镜心

胡也佛 春游不觉归来晚 纸本镜心

 

  胡也佛雅善丹青,无所师从,乞灵造化,力振古法,笔意恣肆,超然物外。其《春游不觉归来晚》画面下方的人物、景物刻画细致,画面上方山崖耸立气势撼人,中间则隐约见一楼阁周边云雾缭绕,空间感的拉升一下子就把画面串联起来,使整个视觉有了很强的景深效果。无论是一人一树,还是草木楼阁,又或是布局安排都是巧妙自然,显示出画家对细节的用心描写与把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云和烟,自古是中国山水长廊中不朽的主题,被艺术家们视为创作的灵魂和源泉。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忆写黄山》创作于1985年,刘海粟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新的春天。此时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

 

  《忆写黄山》分写黄山天都、莲花、玉柱峰景色,画面峰峦耸立,烟云浮荡,淋漓的水墨与斑斓的色彩,相错相融,亦绮亦庄并把西画的光感、透视及色彩诸法糅入画幅之中,笔与腕合,古翥今翔,挥毫端之郁勃,接烟树之渺茫。刘海粟的胸襟气度,以及其跃动的生命力和黄山万千幻化的神韵融合为一,营造了一种新的山水意念。

 

齐白石 双喜 纸本立轴

齐白石 双喜 纸本立轴

 

  黄山自古以奇峰怪石闻名于世,面对造化的神奇,艺术家常被这壮丽的画面所打动。1954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组织和资助下,董寿平赴黄山、富春江等地写生。他对黄山的物理特征、雨雾松变幻规律进行考察,搜集到的大量素材与对黄山切身的体验感受,为其以后的黄山作品创作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胸襟,并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54年后,董寿平先生画黄山笔耕不辍,享有“黄山巨擘”的雅誉。《黄山松云》以墨色为质,生发出淋漓苍润的山水画趣味。用极凝练之笔墨,描绘出滔滔云海,于迷蒙变幻间,将极目千里之奇峰老松,连接在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中,又借助墨色及用笔的不同,拉开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层次,黄山之氤氲气象和险润之态跃然于纸上。其画中山石树木,看似破碎的墨迹,实则做到虚实相映,干湿有致,更添画面灵动之气,云霞缥缈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苑琅境中一般。

 

  王雪涛为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黄天秀先生所作的《宋人诗意四屏》,堪称王雪涛小写意花鸟的问鼎之作,也是今夏最为重要的王雪涛力作。这件四条屏以四种不同的花卉入画,配以公鸡、喜鹊、草虫、修竹、湖石等生活中的景致,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整个画面构思精巧,笔墨灵巧多变,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画面充满律动感。此幅当为王雪涛先生笔墨日臻、年富力强时的精心制作,四屏传世,实属罕见。

 

 

编辑:付裕

关键词:匡时夏拍 书画精品专场 董寿平 陆抑非 胡也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