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政协65周年>最政协政协人

厉以宁:为民营经济加油鼓劲

2014年09月21日 09:30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2005年的春天,现已被国内外经济学界称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春”。在这一年的1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国第一份把民营等非公经济置于与国有经济同等地位的中央文件,即俗称的“非公经济36条”。十年过去,那个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和那份为民营经济正名、被称为是“民营经济宪法”的文件被反复提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份文件最早的倡议者,就是第十、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

  厉以宁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传统,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一直站在改革浪潮前沿。在“厉股份”的名号还为人津津乐道的同时,厉以宁就注意到,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前行,就应该大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03年下半年,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已是73岁高龄,他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组组长身份,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到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频频召开座谈会,拜访当地企业家。调研发现民营经济在准入领域、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遭遇到重重阻力。在厉以宁主持下,调研组很快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建议。

  2004年2月13日,这份报告连同厉以宁的一封信递交到国务院。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批示,同时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政策性问题,最好形成指导性文件。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牵头成立了促进非公经济重大政策专题研究小组,科技部、财政部等24个小组成员单位参与了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其间,文件也被拿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讨论。经过1年多的酝酿、起草、修改,“36条”终于出台。此后,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厉以宁也随之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厉民营”。

  热闹纷繁中,厉以宁仍然秉持一贯的冷静,在民营经济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精力,并竭力为民营经济加油鼓劲。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厉以宁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全国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联组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直陈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玻璃门”“弹簧门”等困难,得到了温总理的现场回应。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的条件、范围、扶持政策等方面做了更明确、宽松的规定,在厉以宁等人的努力推动下,中国民营经济又迎来了“第二春”。

  (作者为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经济 民营 非公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