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让乡镇卫生院留住人才

2014年09月25日 14:58 | 作者:林绍彬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通过人事改革、自主培养、优化结构、政策优惠、对口帮扶、提高待遇等途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现状,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近年来,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仍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究其原因,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是制约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低一高”(学历低、职称低、年龄高)的不良格局,而且山区与沿海相比,技术力量更为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不高、职称评定存在困难等原因,大多数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不愿意到基层从业,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人才队伍不稳定和后继乏人的隐患。

  进一步理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人员人事关系收归县(市)区级统一管理,取消县(市)区级医院政出多门和重叠交叉管理,实行归口管理。改革职称设置单纯以医疗卫生机构为单元按人头比例分配的做法,实行全县(市)区统筹,确保每个机构都有一定中高级职称名额,使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都有合理的职称晋升机会。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卫生行政部门要面向基层,制定规划,通过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委托代培,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尤其是公卫、医技、护士等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同时优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结构。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卫生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首先,采取更加灵活的招聘方式,放宽报考条件和人员比例,引导和鼓励优秀的编外人员、应往届医学毕业生、个体执业人员到空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其次,在职称评审和住房保障上应予政策倾斜,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的人员在职称评聘时给予适当照顾。其三,利用多点行医政策,吸引更多的中高级专家,弥补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其四,要落实好二级以上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

  加大卫生人才帮扶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创新医院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医生轮流到村卫生所工作的长效机制,对退休的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给予奖励。加强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交流,建立结对帮扶、技术协作、对口联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中高级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传技带教,进行技术指导、讲座等,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效应,提升基层医疗的诊疗技术服务水平。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首先,提高医务人员基本工资和业务收入提成比例,把12%业务收入提成比例提高到24%或更高。其次,按照核定的编制人员数,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并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变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对绩效工作总量进行动态管理。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奖励性绩效工资要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合理解决编外聘用人员的待遇问题。对编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制度,对工作5年以上经过考核合格的编外人员进行定期转正。

  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政事分开,取消管理人员行政级别,改革行政职务终身制度,引进一批有经验、能干事的人员充实到医疗卫生机构管理队伍。

  (作者林绍彬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

 

 

编辑:曾珂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