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 首义枪声

吉鸿昌被枪决前曾写诗: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2014年10月10日 15:53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吉鸿昌(网络图)

 

吉鸿昌(网络图)

 

  北京地区在册烈士就超过3万名,每一位英雄的事迹都可歌可泣。这里,北京晨报仅撷取其中几位抗日爱国民族英雄的事迹,在这个“烈士纪念日”,重温他们的英勇故事与生命之歌。

  吉鸿昌

  河南扶沟人,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队,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前敌总指挥。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炮局监狱牺牲,时年39岁。

  【英雄故事】行刑时拒绝跪下枪决

  1930年,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反革命“围剿”,蒋介石令吉鸿昌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对吉鸿昌采取恩威并施的伎俩,给他送来了河南省主席委任状。吉鸿昌不愿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政策,拒绝高官厚禄。为此,他被撤销职务,被迫“出国考察实业”,实则是变相流放国外。

  淞沪抗战爆发后,吉鸿昌秘密回国。1933年,他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击毙日伪千余人。1933年10月,吉鸿昌秘密回到天津,安置在法租界的家很快成为中共的秘密活动联络站。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捕,不久被秘密引渡到北平军分会,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

  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刑场的土地上,吉鸿昌写下了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写罢,他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了也不能倒下!”椅子搬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对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行刑的特务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脸对脸地举起了枪。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时年39岁。

  【史迹寻踪】

  北平陆军监狱:旧址在东城区炮局胡同21号,解放前曾是囚禁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监狱之一。

  沈爽

  吉林双城人,满族。1933年,奉党指示转移到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国民抗日军参谋。1942年4月8日,在臭水坑惨案中牺牲,时年46岁。

  【英雄故事】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公立小学任教的沈爽再也无法安心教书。他辞掉教职,化名白涤非,经多方努力,拉起了一支1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

  1941年11月,沈爽被任命为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上任后正赶上日伪军对丰滦密进行两月余的“万人大扫荡”,日伪制造了方圆200余里的丰滦密无人区。

  1942年3月底,沈爽率县政府和10团团部一起隐蔽在黄花顶山下一个叫臭水坑的地方,却被敌人发现。沈爽和警卫员背靠背向敌射击,一直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沈爽对警卫员讲:“出去告诉同志们,多大困难也要坚守住我们的根据地。”然后饮弹自尽。战后,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大水峪据点示众,妄图震慑抗日军民。但适得其反,沈爽的牺牲精神和临终嘱托激励着丰滦密抗日军民更加顽强地斗争,直至取得抗战胜利。

  【史迹寻踪】

  丰滦密联合县政府遗址:位于密云县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联合县政府驻地曾被日军烧毁。1944年5月,丰滦密联合县政府在旧址为死难烈士建立起“卫国爱民”纪念碑。

编辑:曾珂

01 02

关键词:吉鸿昌 赵登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