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重走丝绸之路·重庆篇之三

重新定位“重庆坐标”

2014年10月22日 10:44 | 作者:文/王慧峰 郭龙才 黄典 摄影/贾宁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41022001-zx3_副本

作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水路铁路公联运枢纽港,交通运输部把重庆果园港定位为国家级物流枢纽。

 

  曾经,对外开放对于距离出海口有2000公里之遥的重庆来说,有些有心无力。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人们掉转头来,视野一路向西,却豁然发现,处于亚太核心区位的重庆,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的重庆,开启了内陆开放的新探索,正在重新定位自己新的坐标。

 

  大通道成形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最大的困难在通道。承东启西、合纵连横,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物流设施就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

 

  “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枢纽,首要任务是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发挥重庆承东启西、集聚南北的平台作用。”重庆市发改委交通处处长王志强说。在重庆决策层的规划中,重庆将以交通为纽带,带动物流集疏,形成物流枢纽;以物流枢纽汇集信息、集聚资金,形成信息枢纽、金融中心,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口岸办副主任王济光介绍说,重庆境内的长江航道有679公里,占长江航道总里程的四分之一。目前,重庆已经建成寸滩、果园、万州江南、涪陵黄旗等5000吨级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全市港口货物运输吞吐能力1.56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350万标箱。5000吨级、8000吨级的船都可以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

 

  长江航运的优势在于装载量大、价格便宜。目前,重庆全市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通过水运完成,吸引周边四川和贵州等省的中转量占其水路货物吞吐量的40%以上。不止于此,渝新欧铁路的开通为长江航运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王济光说,目前长江黄金水道上行货物超过下行货物,重庆正在吸引下游货物往上走,再通过渝新欧铁路出去。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此贯通。

 

  随着汽笛长鸣,一艘装载着20×40空箱的上水船徐徐靠泊到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看着眼前这一幕,重庆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任川感慨万千,“作为一个有着20年工作资历的港口人,真是有说不出的骄傲!”任川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水铁公联运枢纽港,交通运输部把果园港定位为国家级物流枢纽。果园港规划建设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年总通过能力3000万吨,到今年年底,渝新欧铁路的起点通过铁路专用线延伸到果园港,届时火车可直达果园港作业区,向西通过“渝新欧”货物可直达欧洲。同样就在今年年底,果园港的仓储物流设施也将完工投产,从而形成“水、铁、公”多式联运和“前港后园”的综合物流经营模式。

 

  “公路方面,果园互通立交已建成,直接与贯穿于果园港的外环相接,从而实现‘公水联运’。”任川介绍说,果园港周边路网便捷,有沪渝、渝宜、成渝高速环绕,可对重庆周边云、贵、川等省市货物实现集聚和辐射。

 

  伴随着“两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确定,内陆门户——重庆将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和丝绸之路的结合点,承东启西,辐射周边。但问题随之浮现。重庆市发改委交通处处长王志强说,目前摆在重庆面前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三峡船闸通行的问题。他介绍说,2011年,三峡船闸通过量超过1亿吨,提前20年达到了设计能力,早已饱和,上行6029万吨,更是超设计通过能力20%。船闸过闸等待已经成为常态,上水平均待闸时间达到60个小时左右,下水平均待闸时间达到30个小时左右。在王志强看来,三峡通行瓶颈对重庆影响很大,毕竟重庆的外贸产品绝大部分通过水运,而且还希望吸引下游货物走“渝新欧”铁路。他呼吁加快研究论证三峡新建船闸及航道整治方案,增强长江黄金水道的能力。

 

  内陆开放的新思路

 

  前几天,重庆市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寸滩保税港区水港开业,4.7万平方米的面积堪称西南之最。身处内陆的重庆百姓不用跋山涉水便可买到众多高性价比的欧美商品。

 

  寸滩保税港、果园港、空港、铁路港、信息港等口岸与码头的建设,迅速支撑起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战略地位,在缩短与世界距离的同时,也支撑起重庆的国际国内贸易与对外开放。

 

  “跨境电子商务是保税港区正在大力推进的内容。”重庆海关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冬向记者介绍,2012年国家批准重庆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首批试点城市,去年重庆成为西部首个拥有获得跨境支付牌照的城市,随后海关总署又批准重庆成为全国唯一具有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四种模式,即“一般进口”、“保税进口”、“一般出口”、“保税出口”全业务的试点城市。重庆迎来了一个发展跨境电商空前的好时机。预计到2015年,重庆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量可实现日均5000单。

 

  目前寸滩保税港的空港和水港都已分别设立了跨境电商物流监管中心,未来将发展成为中西部最大的以进口商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王小冬介绍说,该平台在未来将建成一个集商品通关、检验检疫、物流分拨、金融结算为一体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带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跨境零售网商、跨境物流、支付结算等整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等产业资源迅速聚集,打造重庆保税港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园。

 

  保税物流是保税港区重要功能。寸滩保税港区把引进龙头物流企业,形成物流产业规模发展作为保税物流发展壮大的重要思路。而物流通道的建设还有更深远的影响。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重庆加快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记者了解到,除了在长江黄金水道上拥有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在铁路方面,重庆正在规划3平方公里的铁路综合保税区。随着两条通道建设的推进,并连贯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这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转移。在此新思路下,重庆积极打造内陆开放的国际通道、通关路径、国际平台、产业支撑和政策体系。

 

  自贸区设想

 

  自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底挂牌后,全国各地申报自贸区的热情高涨。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作为“长江一线”和“西南一片”的衔接点,建设自贸区的想法也不曾削减,其中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

 

  “重庆建设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基础。”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告诉记者,重庆具有内陆地区绝无仅有的“三枢纽三口岸三保税区”,形成了交通枢纽、口岸、保税区三种功能的一体化。在他看来,重庆优势众多,除了形成了以主城国家级物流枢纽平台为核心,以万州、涪陵、江津等“多节点”重点物流园区为补充的物流体系,重庆目前拥有通过长江经上海出海的江海联运通道,通过“渝深”铁路至深圳出海的铁海联运通道,直通欧洲的“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以及众多国际货运航线。此外,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已具雏形,区域结算和定价功能、金融竞争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李勇称,设立自由贸易区,通过开放度极高的贸易、关税、金融等政策,将极大吸引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以经济开发度最大、政策自由度最深、体制灵活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区作支撑,将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使重庆成为真正的开放高地。

 

  “重庆的发展情况与上海不同,内陆自贸区不能完全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王济光认为,重庆应在建设自贸区方面探索自己的经验,走出一条新路。在他看来,内陆自贸区应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起到辐射西南开放和大开发的作用。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丝绸之路 重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