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重走丝绸之路·新疆篇之二

丝路文化:沉淀和交流中璀璨

2014年11月19日 09:17 | 作者:文/杜军玲 王泓 摄影/田福良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41119002-zx3_副本

民间艺人在演绎刀郎木卡姆 本报记者 田福良 摄

 

  8月底,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库木萨尔乡,刀郎文化园内,枝头的梨子、苹果马上就要熟了,累累的果子压得树枝低垂。维吾尔族老人正带着家人敲下成熟的核桃。园内的刀郎木卡姆演艺大厅内,7位民间老艺人,头戴民族花帽,怀抱乐器。手指拨动处,欢快的音乐流淌。猛然间,高亢的歌声响起,自由奔放,铿锵有力。这就是著名的刀郎木卡姆。刀郎木卡姆集歌、舞、乐于一体,分布在新疆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目前已经作为一种民俗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3年4月,麦盖提县的民间木卡姆艺人,曾应法国文化之家邀请,在巴黎市剧院为“幻想艺术节”进行了刀郎木卡姆专场演出,把独具民族特色的木卡姆艺术唱响了巴黎剧院。

 

  新疆,位居欧亚大陆的中心,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促成了她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今,在自身文化的保护沉淀和不断“走出去”的过程中,这里多元的文化更显灿烂。

 

  “历史”的交流

 

  新疆作为古丝路上的璀璨明珠,保留着大量先民活动的遗存。来自新疆文物局文物保护中心的数据,截至2014年4月,新疆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33处。每一处遗迹,都是一处历史记忆。

 

  新疆文物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梁涛介绍,1993年起,新疆就开始开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但当时的交河故城因为受环境、管理等条件限制,没能登录。直到2013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合作,正式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文本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等新疆6处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吐鲁番盆地毫无遮拦的炽热阳光,倾洒在高昌故城上,只有野西瓜的秧蔓寂寥地匍匐在干燥的地面上。登高远眺,夯土筑城的黄土断壁,满目的沧桑。高昌故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座由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的古老城市,《汉书》中最早称为“高昌壁”。《北史·西域传》则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吐鲁番盆地的第一大中心城镇,见证汉唐等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州县等建制对丝路开创与繁荣所起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见证古代西域地区高昌国、高昌回鹘王国等文明的存在与特征,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艺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

 

  文化的交流,促成了高昌故城历史上的繁华。而今,国际合作推动申遗成功,让高昌故城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管所所长黄兴华介绍,高昌故城以往周边不是葡萄地,就是村庄,当地的村民一浇水,城墙根就难免受灾。此次为了申遗,吐鲁番地方为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两个遗址点投入了大约两个亿,对文物周边环境加大了治理,对周边居民进行了合理搬迁,扩大了文物保护的有效距离。还在景区内修了栈道,开通的电瓶车取代以往的毛驴车。

 

  梁涛介绍,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已经实施10年。2005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新疆启动实施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财政累计投资近5亿元,先后实施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台藏塔、尼雅遗址、柏孜克里克石窟、艾提尕尔清真寺等一批重点抢救保护项目,有效改善了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状况。就以高昌故城为例,在此次申遗中,组织了相关专业机构对病害较严重的外城西城墙、西南大佛寺等6处地表遗存实施了四期文物本体保护工程,还配置了符合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标准的防护、监控措施。

 

  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文物的交流,也促进着今天不同文化的亲近。自治区文化厅的任新胜处长介绍,近几年,新疆先后选送文物远赴比利时、意大利、韩国、日本、美国和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丝绸之路展》、《秦汉-罗马文明展》、《丝绸之路大文明展》、《中国西域丝路传奇》等,和世界人民一起共享悠久的历史文明,共商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效果非常好。

 

  音符上的情谊

 

  新疆歌舞团训练大厅内,五六位年轻的舞者正合着音乐,轻轻旋转,跃起。团长艾尼瓦尔·赛买提告诉记者,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正在为到中亚慰侨演出做准备。

 

  每年,新疆歌舞团都有很多出访任务。这家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的艺术团体,在过去的岁月里,用自己的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不仅给国内的各族观众带来了欢乐,也成为沟通我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艾尼瓦尔·赛买提说,新疆文化非常丰富的底蕴和资源,正是丝绸之路带来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新疆得以接受来自中原、波斯、古希腊、印度等的文化熏陶和影响,几大文化相互影响、包容吸收,就体现在新疆各族的日常饮食、服装和歌舞上。而这种文化交流,一直延续到当代。“我们这个团,当年曾经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曾经到华沙参加比赛。我到团里10年后,第一次到国外演出,是祝贺我国援助巴基斯坦的公路通车。”

 

  新疆地处内陆,与周边8国接壤,居住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侨民众多,新疆文化深受当地侨民、民众喜爱。2012年12月下旬至2013年1月上旬,国侨办、自治区外办组建“文化中国·魅力新疆”艺术团,先后赴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三国慰侨演出。艾尼瓦尔和同事们也参加了这些活动。他说,“我们去慰问那里的侨民,不仅给他们带去国家的温暖,让他们看到祖国的强大。也让他们看到,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扬光大,我们歌舞的语言,我们自己的服饰,我们的文化,都在发展。”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任新胜告诉记者,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品牌,是我国在西北五省搭建的第一个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舞蹈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截至2013年,舞蹈节在新疆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来自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61个舞蹈团体,5000多名艺术家参加。

 

  共庆相同的节日,也是加强我国与中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任新胜介绍,新疆境内有些少数民族与中西亚各民族有着相同的节庆节日,在此期间,新疆艺术团将精彩的表演带到各国,共庆节日。2012年3月,新疆艺术团赴土耳其、巴林两国参加“诺鲁孜节”活动;2013年,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到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三个城市举办了歌舞晚会,优美的音乐、绚丽的舞蹈和服饰,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一条漫长的丝路,曾沉淀下多少文化痕迹,铸就多少人文辉煌。而这种文化上的挖掘、交流和发展,穿越时空,从未停歇。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新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