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之旅开进博山赏琉璃

2014年11月20日 14:52 | 作者:田达治 | 来源:韩美林艺术馆
分享到: 

018 经过韩美林改良实验的琉璃天鹅摆件_副本

经过韩美林改良实验的琉璃天鹅摆件

 

  大篷车是吉普赛人独特的一种生活方式,充满艺术热情载歌载舞的流浪生活因为一部印度电影的热播而在国内家喻户晓。同样,关于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的故事,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大江南北流传着。自1977年开始,韩美林带领的工作室最初的四条汉子曾经奔赴安徽省淮南瓷器厂,创制了大量的陶盘和陶塑,而根据能够查到的确切的文字资料和相关材料,艺术大篷车至少在1982年就已经启动,那一年,艺术大篷车去了安徽泾县、河北邯郸、山东淄博以及江苏的南通和宜兴,历时四个多月,行程三千余公里,创作了50多件新品陶瓷、200多件新品紫砂以及70多件新品琉璃和大量造型可爱韩氏动物彩绘瓷盘。此后至今的三十余年,艺术大篷车行驶过了祖国大地上百万万公里。从中原重镇山东、河南西行到西北边陲的陕西宁夏,向南攀登青藏高原进入青海西藏,深入西南腹地贵州,数次踏足长江中下游地区。艺术大篷车载着韩美林和他的学生一路走来,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剪纸、泥塑、陶器、钧瓷、草编、彩印花布、琉璃、紫砂、木雕等多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韩美林巧夺天工的现代设计理念和再造,被画龙点睛般赋予了现代艺术灵性和韵味,使得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面貌,如凤凰浴火般重生。为2014年即将出发的艺术大篷车,年届八十的韩美林亲自定下了主题——“同人民在一起,与传统共命运”。

 

  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开进博山

 

  韩美林是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名家,他的艺术创作涉及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文学各个方面。在民间艺术的发掘整理方面,他自称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把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各类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美林风格”的艺术语言变幻出具有现代审美意境的艺术品,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之高和其涉猎的艺术门类之广,遍查中外美术史,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琉璃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琉璃作品传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琉璃作为“佛家七宝”之一,深受宫廷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珍视。到了明清时期,以鼻烟壶为代表的琉璃制品成为海外贸易中重要的商品,深受海外各国欢迎。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大篷车就曾经数次来到中国琉璃艺术之乡——山东博山,深入到博山美术琉璃厂与从事琉璃生产的工人共同劳动,为开发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琉璃制品做了大量工作。1985年,博山美术琉璃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美术琉璃生产厂家,占地面积约69000平方米, 厂房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拥有职工两千余人,具有年产琉璃工艺美术品1400万件的生产能力,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博山琉璃进入历史发展上最辉煌的时期。到1997年,博山美术琉璃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宣告破产,博山琉璃的发展从此进入低谷。

 

  然而,博山当地对琉璃事业怀有特殊感情的人不在少数,有志于琉璃事业发展的人们也开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着重振琉璃雄风的努力和尝试。这其中,一些老技师又想起了和琉璃有着不解之缘的韩美林先生,他们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联系上了韩老师,带着自己实验的琉璃制品向他请教,希望韩美林先生能够多多关注琉璃这个蒙尘的民族瑰宝。韩美林先生为解决琉璃的发展问题,也专门赴国外考察相关产业,足迹遍布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国,在认真研究了海外琉璃及玻璃艺术的发展之后,2014年的韩美林先生将他坚持了三十余年的艺术大篷车首站就定在了博山。

 

018 琉璃新品实验成功后的韩美林_副本

琉璃新品实验成功后的韩美林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6 7

关键词:博山 琉璃 韩美林 大篷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