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重走丝绸之路·新疆篇之三

小小一个馕 民生大工程

2014年11月21日 08:37 | 作者:文/杜军玲 王泓 摄影/田福良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41121002-zx3

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打馕专业合作社里的维吾尔族青年正从烤馕坑取出香喷喷的馕。

 

  馕,对新疆人来说,有多重要?在新疆俗语里,有这样的说法:“可以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饮食圣哲,馕是神灵。”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但无论是维吾尔、哈萨克,还是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不管是自家进餐还是宴请来宾,首先要把香脆可口的馕摆在桌子中央,表示团结和谐、美满幸福。馕,是古代商人往来于绿洲之间和丝绸之路最好的食物选择,也促成了新疆人外出带馕的习惯。直到今天,很多在内地工作、学习、出差的新疆人仍然会带上一些馕随行。而馕,对很多新疆人来说,不只是食物,也是生计所在。

 

  打馕专业合作社里的故事

 

  8月底,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一个干净整洁的大院里,上午10点,吾斯曼江正从烤馕机取出一炉香喷喷的馕。以前在库尔勒做装修生意的他,去年夏天回到吐鲁番,开始打馕。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的馕店一个月馕的销售额大约在1万元左右,除了附近的居民,自己的馕还销往库尔勒等地。吾斯曼江是个有创意的人。他有烤馕机的专利,他用的烤馕机就是自己设计生产的。去年的亚欧博览会上,他收到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50台订单。但因为机器不够标准,他陆续又投入了40万元进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改善。今年1月到8月,他已经销售了20台烤馕机。

 

  吾斯曼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伊尼安农民打馕专业合作社成员。就在这个占地25亩的大院里,16间馕房,40个馕坑,就是由合作社的成员们———打馕户承包经营打理。

 

  伊尼安农民打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力提甫·克然木介绍说,2013年3月,吐鲁番市亚尔乡成立了伊尼安农民打馕专业合作社,“我们拥有自己的商标,每天平均销售1万多个馕。”打馕户所使用的面粉、油、牛奶等原料,均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严把原料质量关,以保证馕的质量和品牌效益。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乌鲁木齐、鄯善县等地,合作社统一生产包装的礼盒馕,作为旅游产品销往国内很多城市。目前,合作社内的打馕户月平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最高的能达到1万元。力提甫还特别告诉记者,合作社里,已经有6户人家买了车。

 

  打馕专业合作社改善着吾斯曼江们的生活,也给传统的打馕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吐鲁番的朋友说,以前,这座城市馕坑散落在街头,打馕人靠手艺和吆喝做着生意,而在合作社里,类似吾斯曼江的烤馕机,不仅提高了打馕产量,也更加环保。

 

  特色餐饮上台阶

 

  馕,正给吾斯曼江和他的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令人开心的变化。而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特色餐饮的大力推动。

 

  季羡林先生曾说,“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是伟大的,我叫它四大文明。真正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新疆,别的地方没有。”文化的交融带来了新疆餐饮文化的浓郁特色、多元荟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特色餐饮业发展,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新疆特色餐饮业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以馕为突破口,推动新疆餐饮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自治区连续把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产业列入2011年、2012年的重要民生工程,提出了“推广新疆少数民族特色大众化食品品牌,推动新疆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推动这些政策的落实,还特别设立了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工作指导小组,19个厅局的主要负责人参加。

 

  全国政协委员、十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昌元就是这个指导小组的组长。他说,新疆全区餐饮企业单位37427个,个体户与摊贩约22万户,从事餐饮服务人员共93.6万人,其中特色餐饮连锁店、个体私人饭店从业人员85%以上是少数民族。“7·5”事件后,民族餐饮受到影响,使得很多少数民族从业者失去了工作机会。“我们政协就是要做民族团结的工作,要从改善民生入手,为社会稳定作自己的贡献。”黄昌元说。

 

  在工作小组的推动下,新疆编制了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区层面的餐饮发展规划《新疆餐饮业发展规划(2011-2015)》,出台了《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中,就包括对吾斯曼江这样从事馕品加工、特色正餐、早餐、快餐经营的个体经营户,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与工业企业用水、电、气同价的优惠,对使用清洁环保工艺开设馕店、烤肉店的经营者一次性给予3000元补贴。

 

  在《规划》里,黄昌元和同事们这样描述他们所期待的新疆特色餐饮业:到2015年,打造具有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能够满足本地与中外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便利、安全、繁荣的餐饮大市场。而如今,这些正在变成现实:8月底,记者在昌吉赶上了美味汇聚的“回民小吃节”,红烧鹅、油糕、大盘鸡,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吐鲁番,亚尔乡牛肉面一条街的夜市,洋溢着生活的热闹;在乌鲁木齐,著名的连锁店“阿布拉馕”的店铺前排着长龙,每天都有几千箱馕从环保烤箱出炉,运往内地和周边国家;而回到北京,来自新疆的“小尕子”饭店,食客鼎沸……黄昌元说,指导小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人才培训。他们现在组织了特色餐饮职业教育联盟,在有餐饮专业的学校,培养特色餐饮厨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今年,指导小组将变身社会组织新疆特色餐饮促进会,而推广新疆美食的“新疆味道”网站正在设计研发中。

 

  黄昌元,四川人。但几十年在新疆居住、工作、生活,他早已经把自己视为“地道的新疆人”。这个曾经主管自治区劳动就业工作的老人说,少数民族从事餐饮业是有传统的,一个馕坑就能养活一家人。“有一位七八十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对我说,黄主席,自治区做了件大好事!”黄昌元说,“关心少数民族就业,是对少数民族最大的尊重和关心。虽然只是吃口饭的问题,可这口饭一吃,党和政府的关心都体味到了。”

 

  馕,见证幸福生活

 

  据研究,“馕”一词来源于波斯语,历史上还有其他称号,例如“艾特买克”、“尤哈”等。在吐鲁番,记者了解到,在阿斯塔纳古墓,上世纪70年代曾发现了12块残馕。经专家鉴定,是公元640年车师人的葬品,制作形式和现代人使用的馕完全一样。馕,又称“胡饼”。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频繁的商业贸易活动使馕在内地一些地方开始普及,东汉时甚至还在宫廷里兴起过“胡饼”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承载悠久饮食文化、曾见证丝路辉煌的馕,今天,依然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吐鲁番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冯福荣告诉记者,秋天开学后,合作社大院内包装车间就要开始工作了,馕铺将给吐鲁番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馕、面包等营养餐。为了保证质量,市里专门从乌鲁木齐请了师傅,去年冬天对周边村的20名维吾尔族妇女进行了培训。“如今生活好了,馓子不是过节才能吃到。”冯福荣说,除了馕,合作社还将开始生产馓子,到时候,市里会帮着合作社打销路,争取把馓子送进超市。

 

  记者到吐鲁番采访时,在伊尼安馕专业合作社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吐鲁番第一馕”百人打馕争霸赛刚刚落幕,获胜作品———一个直径1米多的大烤馕就静静地陈列在合作社展厅,上面有四个大字:“我爱祖国”。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新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