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告官见官从“稀罕”到“不稀罕”青岛政协助推依法治市

2014年11月25日 08:48 | 作者:高绪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仰望法治的蓝天

  ———青岛市政协助推“依法治市”工作记事

  青岛市政协将法治意识内化为坚定的履职信念,外化为身体力行的履职步伐,助推着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进,为城市天空增添了一抹“蔚蓝”色彩。

  10月20日,一组刚刚了解到的数字让青岛市政协委员李嘉奎眼前一亮:自去年8月份以来,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1起,54位行政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坐在了行政诉讼案件被告席上。“两年前,这还是稀罕事,我多次建议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纳入法治政府考核目标,改变‘告官不见官’现象。到如今,‘告官见官’已不稀罕。”

  从“稀罕”到“不稀罕”,见证了青岛市法治建设的历程,也见证了市政协助推依法治市工作的履职轨迹。

  近年来,青岛政协将法治意识内化为坚定的履职信念,外化为身体力行的履职步伐,助推着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进,为城市天空增添了一抹“蔚蓝”色彩。

  携手:民主立法步入“新常态”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青岛市政协6月6日联合召集部分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协商座谈。委员们提出70多条意见建议。而在会后市人大给市政协的反馈意见中,23条意见建议被吸收到修改后的法规草案中。

  “地方立法,人大代表都参与讨论,市民也高度关注,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没有政协委员的声音呢?”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主任万振东认为,政协委员发表意见的过程,其实就是统一认识的过程,草案经多方讨论后肯定会更科学,在落实中肯定也会得到更多支持。

  4月29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青岛市政协联合下发《青岛市地方立法协商工作办法》,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议第一次审议后,应将草案及其说明发市政协,由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通过立法协商会议等形式开展民主协商。目前,已针对《青岛市城市风貌区管理条例》、《青岛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开展了立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20条,被立法借鉴吸收74条。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地方立法通过政协平台争取群众共同意志的“最大公约数”,在青岛渐成“新常态”。

  践行:法治蓝天带来“最满意”

  今年十一假期过后,一份由权威机构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青岛市荣获全国“最满意”旅游城市。这令青岛市旅游局局长崔德志喜上眉梢。

  但在两年前,崔德志的眉头却是紧锁的。旅游市场时有发生的“海上旅游航程‘缩水’、免费‘一日游’车辆违规揽客”等顽疾,就像一颗“毒瘤”透支着旅游市场潜力。如何有效进行治理?主管部门在研究,青岛市政协也在思考。

  2013年3月,历经半年多的综合调研,青岛市政协向市政府报送调研报告,提出以法治思维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不遮“家丑”,畅通和公开游客投诉平台;不搞“运动”,变“运动式”执法为“常态化”;不看“脸面”,强化法治意识,以“硬”的服务标准、行业规范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养。这些“思路”得到市政府副市长徐振溪的充分肯定。不久,全市开始依法整治旅游环境。两年一以贯之的努力,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骄傲,在法治的蓝天下,我们才会顺利达到幸福宜居的彼岸。”市政协常委蔡绮说。

  注目:看得见的公正“更美丽”

  8月1日下午,青岛市中级法院在监狱“高墙”内公开审理一起减刑案件。29岁的杨某,2012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服刑期间因表现良好,由青岛监狱报请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减刑四个月。

  “监狱管教人员不仅出具了奖励审批表、罪犯计分考核表,还安排了服刑人员出庭作证,裁定结果令人信服。”应邀参加庭审监督的市政协委员李秋航说。

  “长期以来,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质性审查和公开程度不够。”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秦瑞基介绍,这一区域也是容易滋生司法腐败的地方,备受社会关注。

  “即使裁判结果没有问题,有群众还是不相信。”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借助“公众”的眼睛,让“公开”说话。这与青岛市政协社法委主任王金梁的想法不谋而合。今年3月份,青岛市中院与市政协社法委商定,对公开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邀请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据统计,已先后有60人次参加了22起社会影响较大的减刑假释案件审理。

  其实,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并不是刚刚开始。早在2009年,青岛市政协就探索成立了“关注民生和谐司法民主监督团”,49名政协委员作为“民主监督团”的备选成员,由市政协统一选派旁听案件庭审过程,并可以在庭审后提出意见。5年来,已对70起重大刑事、民事案件进行了监督。5年的坚持,“转变”在潜移默化中。法官们发现,通过民主监督的介入,可以增强审判的透明度,打消公众、当事人的各种猜疑。委员们发现,刚开始时“被抵触”的尴尬几乎不见了,而“被邀请”参与司法监督的次数越来越多。

  “法院的判决是公平正义实现的结果。但只让群众看到结果还远远不够,毕竟看得见的公正‘更美丽’。”王金梁说。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青岛市 市政协 法治 依法治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