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委员倡议徐霞客游线认证申遗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2014年11月25日 10:24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徐霞客游线认证申遗委员在行动

  “徐霞客走过的线路,是一条激发民族情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线路。我们有责任更加深入地揭示徐霞客游线的内涵,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申遗专家李荣启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人民政协报社、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政府发起的《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办法(草案)》审议会上,发出倡议。

  11月24日,来自中华传统文化、地质地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部分徐霞客游线节点城市代表50余人汇聚人民政协报社多功能厅,共商徐霞客标志地认证、申遗相关事宜。

  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促进了徐霞客精神的弘扬。此后,《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浙江省宁海县政府进一步提出推动徐霞客游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中华文化促进会和人民政协报社回应了宁海县政府的美好意愿,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考察和论证。根据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和游线地部分政府的呼吁与建议,三家联合组建了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首届专家委员会和推进委员会,并向社会广泛征集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标识。

  “徐霞客从22岁开始旅游,历经34年,行走过江苏、浙江、湖北等19个省市,这是一条漫长的线路,认证申遗工作是海量的,并非一支小小的队伍能完成。”从江西赶来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是“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办法草案的起草者之一。他呼吁:“我希望通过大家今天的讨论,能建立一种联动机制,调动徐霞客游线各地参与到认证申遗工作中来,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地。”

  “徐霞客游线申遗意义重大,我想它会影响我们国民生活的态度、生活方式,让现代人的心态回归到一个更加自然、合理、健康的状态。现在中国社会非常需要这样的生活理念。”民盟中央原副主席李重庵以费孝通“田野考察”为例,认为徐霞客游线的认证、申遗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我们看到的是一杯水,但实际上做的却是‘一桶水’的事情。”

  “徐霞客申遗不能做成形象工程,要有可持续性,我们提供的历史材料要真实,我们要对历史负责。”75岁的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陈铎建议。

  “要秉持谨慎的态度,先做研究,然后申遗。徐霞客走过的几千个地方,这里面有很多湖泊、庙宇,但是哪些真正是他行走过的,我们要确认清楚,不能盲目。”76岁的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表示。

  “一年认证10个地方太慢了,等全部认证完需要10多年,认证申遗要加速,这个事情等不得。”72岁的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革命博物馆原馆长夏燕月急切地说。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靠的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影响力。2015年两会,我将提交一份关于徐霞客游线申遗的提案,希望得到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的重视,尽快推动认证申遗,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70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表示。

  天色渐晚,大家兴致不减,争相“抢”话筒发言。

  “今天我这个主持人有点‘形同虚设’,大家争抢发言,说明大家充分意识到徐霞客游线的认证、申遗工作的迫切性,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会议结束时,本次会议主持人、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张宝川如此回应。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申遗 游线 认证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