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让慈善文化融入社会的发展

———中华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侧记

2014年12月02日 10:34 | 作者:舒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4-12-02zx901_P_1_56_810_707_1245

 

 

  “以前总觉得慈善离我们小学生很遥远。读了《慈善读本》,我才知道,行慈善之举其实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对于饥饿者,给他一个面包;对于伤痛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于绝望者,给他一份鼓励和微笑……这些都是慈善。”11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张景怡同学说。

  当天,中华慈善总会考察团一行在台州就“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探访和考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看到小学生们关于《慈善读本》的感悟之后,中华慈善总会监事会副主任董克林表示:“慈善文化进校园有现实意义,该活动对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树立基本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由中华慈善总会创立,中华慈善总会及全国各地慈善会组织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实施。该项目以向中小学生赠阅《慈善读本》为载体,旨在推广慈善文化,推动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自2011年11月启动以来,《慈善读本》已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00余所中小学相继推广,受到了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惠及学生超过100万人。

  爱心故事引导快乐慈善

  “《慈善读本》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食粮,它犹如心灵的导师,为我阐述了爱的真谛。书中精美的插图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向我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也让我了解了世界是一个

  幸福与苦难共存的地方。”一名小学生如是描述她眼中的《慈善读本》。

  “翻开封面设计清新而又质朴的《慈善读本》,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一次次精心安排的活动扑面而来。从中我读出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认识自我、小事做起,提升精神、造就伟大。”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受到普遍欢迎,与《慈善读本》精心编排的内容是分不开的。

  《慈善读本》每册6-7个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有2-4个活动课。小学版重在通过爱心歌曲、图片、故事等感染和熏陶,让孩子感受奉献爱心时收获的快乐,用一个个爱心故事来引导快乐慈善的理念。初中版则重在对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等慈善主题的感知、了解和体验。

  记者看到,在《慈善读本》小学版中,80页的书里有200多幅插图,而且在目录中并未出现“钱”或相关字眼,通篇亦未宣传捐款,也很少见煽情教条的内容。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王树峰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一颗慈善的种子。因为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爱心,习惯成自然地去做慈善的事情。”

  在《慈善读本》中,还融入了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小学版的读本推出了“形象代言”———喜羊羊,这正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角色。读本从“羊”字入手,解读了汉字“善”的由来,再转述一个孟子讲述关于善的故事,显得十分生动、自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慈善读本》中,迈克·杰克逊作词填曲的慈善歌曲《拯救世界》也被收录其中。

  在初中版的《慈善读本》目录中,也仅出现一次“一块钱的‘命运’”,展示善款的用途。其余内容更多的是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慈善小故事。

  “一本书,想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第一要素就应该是易读、好看,这样才能让学生爱看、想看。”王树峰说。

  慈善文化培育仁爱之心

  在台州,退休老教师汤哲舜有句话一直为人们广为传播:“人类永远需要助人为乐,无论国家多么富强,个人如何富裕,但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在紧要关头,向急需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永远是每个人的期待。”中华慈善总会将慈善文化引入校园,其目的正是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越来越多的人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王树峰说。从实际情况来看,“慈善文化进校园”做到了这一点。

  “读《慈善读本》犹如接受心灵的洗礼,带给我很深的感触。例如第二单元‘关注他们’,一幅幅同龄人的照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我。看着因父亲去世家贫不能上学的小刚、哑巴姑娘渴望上学的眼神、孤儿院患病残疾的孩子……我才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一些微小的帮助,甚至就能改善他们的境遇。”

  这是一名台州小学生对于《慈善读本》的感悟与看法。

  在《慈善读本》的引导和老师的教导下,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46所中小学中近年来涌现出了无数的好人好事,如为灾区捐款、进敬老院照顾老人、拾金不昧、捐赠书刊、收集垃圾等等。“目前已经有上百名老师加入慈善义工队伍,近万名学生利用假期坚持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黄岩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牟正华说。

  在福州,结合《慈善读本》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许多学校纷纷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并通过征文、黑板报、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

  “许多学校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使学生沐浴在‘人人知恩感恩、个个报恩施恩、处处体现和谐’的温暖氛围中。”福州市罗源慈善会会长周玉瑞说。

  在昆明,去年9月由市慈善总会和市教育局启动了9所学校参与的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一年多来,每个学校通过不同的方式践行了慈善理念,大家为有困难的小伙伴捐钱物,在敬老院帮忙种菜送老人……有的学校甚至还创作了慈善主题歌曲,慈善的种子已经在许多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并以学校为圆心以多种方式向社会传播。

  “做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施舍,而是每个人一种责任感的表现。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否收到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活动能否深入孩子的心灵,在孩子的心田种下爱的种子,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最终让孩子的心里开满慈善之花。”昆明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培山如是说。

  努力改进做到更好

  “《慈善读本》在孩子的心中从小播下一颗善的种子,让善良让慈善陪伴孩子成长。因此,我们把‘慈善文化进校园’当作了慈善事业的种子项目、基因工程,把慈善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与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在11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举行的“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座谈会上,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张晓菊表示,两年多来,陕西在省内1000多所学校开展了慈善文化教育,并联合教育厅、确定一批试点学校,以试点学校为示范带动“慈善文化进校园”在陕西省全面推广。

  据了解,在“慈善文化进校园”的进程中,各地慈善会紧密与教育部门相结合,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同时张晓菊和一些与会代表也提出,“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读本中的一些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订;项目开展的普及范围仍然太小;应该防止浪费、做好读本的循环使用工作;应该在有条件的慈善会设立慈善文化教育发展基金配套服务,更加有力促进慈善文化进校园的开展……”

  对此,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王树峰表示,总会将积极收集和吸收各方对于活动、对于读本的意见反馈,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好修订与改进,争取做到更好。与此同时在坚持账目公开、做好服务的基本准则下,总会要务实调研、勇于创新、共同协调,与各地学校一同,拓展探索慈善文化培育的新形式、新方法。

  此外据王树峰介绍,中华慈善总会下一步还将利用和拓展已有的平台和资源,做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的爱心学生、爱心老师等慈善典型的宣传、鼓励与奖掖。“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慈善快乐、慈善荣耀的氛围,让慈善真正成为一种基本的个人意识、一种争相效仿的生活方式、一份习以为常的行动自觉,并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融入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王树峰说。

 

编辑:曾珂

关键词:慈善 慈善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