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叶盛兰:要做明白演员不做糊涂戏匠

2014年12月08日 10:27 | 作者:叶少兰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叶盛兰诞辰100周年,文化部、全国文联、全国政协京昆室将于本月14至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叶盛兰先生是京剧史上第一位以小生挑班(领衔组团)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个以挑班演员身份参加国营剧团(国家京剧院前身)的艺术家。他能戏极多,文武昆乱不挡,嗓音宽厚圆润,表演细腻,行腔刚劲遒健,华丽婉转,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吕布与貂蝉》、《罗成》、《游园惊梦》等。本刊发表叶盛兰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的回忆文章,以为纪念。

 

B20141208001-zx12

 

  我的父亲叶盛兰,原名端章,字芝如。1914年生于北平,九岁进入祖父叶春善先生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始学旦角,后改小生,从师肖长华、张宝昆、张彩林、曹心泉、肖连芳、茹富兰等先生,后拜程继先先生为师。16岁出科,各班争先邀聘,主要参加马连良先生的扶风社,章遏云女士的忠信社。与马连良先生合演《群英会》、《八大锤》、《借赵云》、《打侄上坟》等戏,并扮演众多角色。与章遏云和合演《得意缘》、《雁门关》、《齐双会》、《玉堂春》等戏。30岁成立育化社,自己领衔演出《周瑜》、《吕奉先》、《罗成》、《雅观楼》及《南界关》、《木兰从军》等戏,开创了小生挑班的先例。35岁参加中国京剧院,演出剧目甚众。艺术成就卓著,备受观众推崇和爱戴。“反右”、“文革”中遭受多年严酷政治迫害,身心严重损伤,1978年6月15日逝世。父亲从艺的一生多受艰辛,饱经磨砺,他全面继承了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创树了叶派小生艺术及独特风格,把京剧小生艺术推向了时代的最高峰。

 

  叶派小生艺术特点概括地说是文武兼备、清新俊雅、阳刚之美,用高超的技术、技巧,准确地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做到“文而不媚,武而不粗,穷而不厌,儒而不俗。”

 

  先父叶盛兰是一位爱党爱国的艺术家。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响应党的号召,放弃挑班艺人的优厚收入,不惜克服生活困难,以满腔热情毅然率先以挑班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身份参加新中国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一团(中国京剧院前身)并担任首任团长。抗美援朝战争最激烈残酷的时期,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畏危险,参加了第一批赴朝慰问演出,跨过鸭绿江,亲赴炮火纷飞的战场,在头顶飞机轰炸的山洞里,踩着不平坦的土地演出《八大锤》慰问上甘岭上的志愿军,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父亲叶盛兰的一生注重思想的修炼,对待戏曲表演,他追求透过表象探索根本。因此他创造的叶派表演艺术、技术上处处讲究,又是处处都均有根据的理性表演艺术。他一再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明白的演员,不要做一个糊涂的戏匠,也告诫我们:没有目标和志向,没有品格、文化和思想的演员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也成不了好角儿。对艺术对人民负责,一辈子勤学苦练,是艺人的本分。”

 

  父亲叶盛兰搞艺术创作、传承教学,认真尊重艺术规律、谦恭敬畏前人的创造,踏实地继承、积极而慎重地发展。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国营剧团团长,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严格管理剧团。在条件极差的土地上排练,从来带头一丝不苟的,一切像舞台上一样做出来、走出来。他首先建立起来新中国第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准时上下班的规章制度,成为了当时京剧院铁打的作风。

 

B20141208009-zx12

 

  父亲叶盛兰的一生全身心地扑在京剧事业上,生活中从无任何不良嗜好,注重艰苦朴素的家风。他在艰苦繁劳的恶劣境遇中,拖着虚弱的病体,满怀着艺术家的气节和良心,十几年中先后参与包括《赤壁之战》、《西厢记》、《九江口》、《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红灯记》、《金田风雷》、《卧薪尝胆》等16出大戏创演工作,为京剧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用尽了心力。他临终前,未说一句财产与后事的话,只是郑重地嘱咐我们,要刻苦学习,满怀信心把京剧小生艺术继承好、传下去……

 

  父亲的一生勤学苦练、尊师敬业,宽厚待人,对艺术、对观众高度负责,为京剧事业呕心沥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伟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叶少兰)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叶盛兰 演员 京剧 叶派小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