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李可染系列展收官之作同时展出两幅《万山红遍》

2014年12月08日 14:39 | 作者:付裕 邢贺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万山红遍  李可染  1964年  79.5cm×49cm_副本

万山红遍 李可染 1964年

无尽江山入画图  李可染  1982年  67cm×111.5cm_副本

无尽江山入画图 李可染 1982年

 

 

  “江山无尽——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山水篇)”于12月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为了纪念李可染逝世25周年而举办,其代表了李可染的创作风貌和艺术成就。

 

  李可染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代表人物之一,其通过引西入中、融合中西,激活并发展丰富了山水画的民族传统,树起了山水画划时代发展的一座丰碑。

 

  据介绍,此次展览作品主要源自2009年李可染家属邹佩珠捐赠的山水画精品以及国内多家收藏机构、个人借展的李可染不同时期的重要山水画作品。集中展示了其从1943年至1989年间的山水精品70余幅,体现了其在山水画上的突出成就。

 

  同时,此次“山水篇”展作为自2010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的4个以人物、写生、牧牛、书法为专题的系列展收官之作,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整理、研究和展示。

 

  立体呈现李可染山水画风格演进

 

  此次展览以时间为轴,以李可染在探索过程中重要的创作转变为节点,分为“传统今朝”、“采一炼十”、“河山立传”、“江山无尽”4个板块,立体呈现了其山水画风格的演进。

 

  其中,“传统今朝”单元展示了李可染少年时代至1953年期间,继承古法、博取新知,致力于“打进”传统的早期作品。

 

  而“采一炼十”是从60年代到70年代结束,其从“写实”到“写意”、从“写生”到“创作”、从“写境”到“造境”的转变,完成了自身中国画革新实践,提炼升华为现代新意境的山水画创作。

 

  对于“河山立传”单元,则突出展示了李可染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这一阶段他的思考集中在“打出来”的基础上,形成“为祖国河山立传”的理念,并进行了更富于概括力的创造。

 

  与此同时,“江山无尽”单元展示的是李可染艺术全面繁荣时期精品,这些作品无不凸显出山川浑厚、墨韵苍茫的典型面貌,标志着其创作的巅峰。

 

家家都在画屏中 李可染 1954年  40.5cm×44.5cm_副本

家家都在画屏中 李可染 1954年

 

  两幅《万山红遍》同时展出

 

  除了各时期的代表力作,展览还辅以北京画院收藏的写生稿、可染画语录、生活照片、影像资料等立体呈现李可染不断践行自己“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道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于上世纪60年代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收藏于不同的单位,此次展出其中的两幅。一幅来自家属的捐赠,一幅是北京画院的收藏。其中,北京画院收藏的一幅高136厘米,宽85厘米,与此相类的另一件《万山红遍》曾在2012年保利春拍中拍得近3亿的天价。

 

  除此之外,为配合此次展览的举办,一部回顾“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专题片《可染胆与魂》也在展厅循环播放。

 

  专题片以2009年邹佩珠及其家人向北京画院捐赠李可染数百幅作品这一令人感佩的义举开篇,通过北京画院美术馆5年来举办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展览,配合珍贵的可染先生生前影像资料和丰富的作品图像,展示可染先生在人物、写生、牧牛、书法、山水等诸多领域精进探索的艺术人生。

 

  此外,通过手机扫描作品标签下的二维码可获得导览信息。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邀请李可染之子、著名画家李小可深层解读其父在山水画艺术的探索。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5日。

 

雨亦奇  李可染   1954年  44cm×59cm_副本

雨亦奇 李可染 1954年

 

编辑:付裕

关键词:李可染 收官之作 万山红遍 山水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