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李小文去世,再无“扫地僧”

2015年01月12日 14:07 | 作者:杨三喜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1月10日晚间,安徽籍作家@杜子建为自己的半个老乡点上一根蜡烛,“又一个有腔调的人走了”。

  1月的北京师范大学颇不平静。1月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著名教育学家黄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4岁;两天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再发讣告,李小文院士因病逝世。

  随即,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发布题为《“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世间再无“扫地僧”》的消息:“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世间再无扫地僧”的哀叹声,瞬间在社交网络刷屏。

  网友将这位着装任性、不拘一格、有着魏晋名士风度的中科院院士,敬称为“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但事实上,“扫地僧”的称呼也许并不适合他——去年4月,@新京报的报道曾这样写道:“熟悉李小文的人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男’和‘优质叔’。”

  从媒体报道来看,李小文自己也不太赞同“扫地僧”的称呼,他觉得自己在性格上有点像令狐冲。他像令狐冲一样,也喜欢喝酒,经常是酒不离身,在因为肝硬化戒酒之前,他一天能喝一瓶二锅头。在科学网的博客上,他则自称“黄老邪”。

  李小文院士不仅关注专业领域的问题,还经常就社会公共话题发声。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李小文的逝世,多少让人有些猝不及防。自2007年7月29日在科学网注册博客后,7年间李小文累计发表博文1878篇,是科学网首批活跃博主。就在1月5日,李小文还在博客上发表博文《答田青博主》,表示在转基因问题上的争论一旦成了“站队”就很难扯清了。

  不过,李小文的离世并非完全没有征兆。1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礼,高票当选的李小文却未能出席。

  借“感动师大”的颁奖词,@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再次向李老致敬:“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梦也科研,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也是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民日报也向李小文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负院士光环的李小文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时代里,他的光脚和布鞋,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传灯录里,少不了李小文这样不务虚名默默实干的科学家。致敬李老!”

 

  而对于普通网友来说,悼念李小文,不仅因为他低调做学问,不慕名与利,或许也是想借此“浇现实之块垒”。网友@悠闲的Phenix说:“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但希望更多学者专心实务、不慕虚名;如我一样的普通人,也多些踏实努力,少些浮躁攀比。”网友@姬二叔则由此想到高校里极个别频出丑闻的学者:“或许李小文院士的形象已经被民意推上巅峰,但相比之下,扫地僧的价值更让人觉得可爱可敬,都是高校土壤中的果实,你们好意思吗?”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去年4月的意外走红,也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位泰斗级科学家的离开。当时网友将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学术报告的照片传到了社交网络上,照片中的李小文发型凌乱、蓄着胡须、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而且还没有穿袜子,跷着二郎腿正在照着讲稿做报告。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以为这是在做“脱贫报告”。此前李小文教授除了接受过《经济观察报》的专访之外,几乎没有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对此,不少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网友@巴别之殇借李泽厚悼念宗白华的话说“‘我为宗先生哭,我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哭,我为中国哭。’今天,我想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哭,却挤不出一滴泪。明明是学界泰斗,却以一个艰苦朴素道德模范的形象为人所知。”这与网友@教育者徐歌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李小文未因其学术成就而受尊,却是因为布鞋而闻名天下,此可谓浅薄浮华时代的典型征兆。”

编辑:曾珂

关键词:李小文 布鞋院士去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