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电视问政就该敢于“让官员难堪”

2015年01月13日 15:05 | 作者:司马童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推出电视问政第五场,节目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相关负责人走上问政台。其中,短片曝光了蔡甸区受污染的“水泥橘”。当主持人将“水泥橘”拿到蔡甸区区长彭巧娣面前,彭巧娣自责管理不到位,称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在现场吃掉了这个橘子。(1月12日《重庆商报》)

  吃下一个“水泥橘”,引来几多热议声:不少网友表示,现场吃个“问题橘”,掩不去环境污染大问题,该行为涉嫌作秀;眼尖的网友则吐槽道,笑着吃下“水泥橘”,作秀也别忘记了表情应当严肃点;当然也有表示肯定者,称即使作秀也是种进步云云。听起来,这些纷纭网议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实话实说,我却觉得对此不必“想太多”;而作为一档电视问政节目,则理应敢于“让官员难堪”成常态。

  电视问政不是“电视游戏”。站在促进政民互通、体现效能问责的这一节目宗旨,电视问政让市民百姓关注和认可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剑指“慵懒散”,善触痛痒处。特别是,对于某些“承诺快得很,实质慢吞吞”的油滑表现,更要刨根问底、追“翻旧账”。譬如,据武汉市纪委通报,在2013年底电视问政现场,前述这位女区长曾许下承诺,对某村民房屋因附近开山采石受损问题请专业部门鉴定后维修,而结果却是,直到去年7月电视问政再次曝光同类问题之后,才对村民的诉求予以解决。为此,这位女区长受到了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的处理。

  在电视问政的节目现场,官员面对遭受污染的“水泥橘”,抱着愧疚和自责的心态,当场吃下这枚“苦果”,这真的与作秀与否无关,而更与“自解难堪”有涉。所以,其吃下这个“水泥橘”的时候,尽管面带微笑,却也可能是尴尬而笑、自嘲苦笑,似也不必吹毛求疵地质疑“笑从何来”。但毫无疑问的是,有了这样的“吃橘”经历,这位女区长肯定是会大大长了有益的“记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贴近民生、多接地气,认真实在地服务民众、排忧解难。

  电视问政就该敢于“让官员难堪”,并不是电视节目的“为好看而好看”、“为刺激而刺激”;而是因为,但凡提上问政现场的某些问题,往往也是公众注目却又长久未消的“窝心事”、“麻烦事”和“困难事”。而像前述水泥搅拌站污染环境、坑害果园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若是不刻意准备一个形象丑陋的“水泥橘子”,众目睽睽地呈现于涉责官员面前,让其迫于无奈地“亲自尝尝”,其对果农之苦、民众之怨、责任之重,或许就不会立即感到特别地“脸红心跳”了。

  不要误读了官员吃下“水泥橘”。很多时候,“一是一、二是二”的有事说事、有理论理,反而更易聚目焦点、促进改变。笔者就坚持认为,电视问政不需要太多的“温情脉脉”和“客客套套”,在一些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的问责问效上,还是要按着“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思维,宁可让有关部门和某些官员以今天的些许“难堪”,来有效防范和杜绝将来的更大“灾难”。

 

编辑:曾珂

关键词:电视问政 让官员难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