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林青霞:红尘之上一片云

2015年01月18日 10:41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 

  她家里曾经一个字都没有

 

  青霞出书,如今在我们这些熟悉她的朋友看来,不算太意外。除了电影,她其实对文学和艺术一直很有慧根,有种特殊的直觉。

 

  我们刚认识不久的时候,青霞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香港工作,住在尖沙咀的新世界公寓,我经常去看她。有一次,我很心疼地跟她说:“青霞,为什么你家里连一个字都没有?”我说的“字”不单单指书本、杂志或者报纸上的字。你打开她厨房的柜子,里面一包方便面都没有,冰箱空空如也,一瓶矿泉水都没有。至少方便面包装、矿泉水瓶上都还有点“字”。我那时非常心疼她,不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生活。但就是这样曾经家里一个字都没有的人,后来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东西,慢慢修炼到现在开始写书,而且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所以,我说她有慧根。如果说出一本书,可能是玩票,但是现在要出第二本书了,对青霞而言,那就是已经相当认真了。

 

  其实,生活中的青霞原本就很善于讲故事。讲故事就是一种有声音的文章。每次听她讲故事,她对故事的整个布局——怎样开始,怎样转变,其中的起承转合,让人觉得她很擅长表达。因此,我一直鼓励她,要她把看到的东西、心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另外,青霞对文学和艺术,也总是很热情地投入。很多人都知道她学过书法,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她没学多久就已经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她画插图也很不错,画得有趣、可爱。我跟她说:“你下一次出书,记得一定要题字,还要画插图。”

 

  当初,青霞说自己准备写东西时,我送了她一套名作家限量版的万宝龙笔,鼓励她坚持下去。我相信她能写出好文章,相信写作能陶冶她的性情。现在证明确实如此。

 

  青霞懂得交朋友

 

  青霞能把书写好,和她懂得交朋友也有关系。她一旦结交了适合的朋友,就会很投入,也会在朋友身上吸收到很多养分。

 

  我曾经介绍几位朋友给她认识,其中一位是台湾作家龙应台。我特地介绍青霞和龙应台认识,首先是因为她们都是台湾女人,共同语言会很多。当时龙应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后来在香港大学做驻校教授。我觉得龙应台身上有很多文学、文化的东西,青霞会很喜欢而且很受益。反过来呢,青霞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和龙应台分享,比如女人怎么化妆、穿衣、打扮。结果,她们真的很聊得来。给她介绍的另一位朋友,是香港知名的文化人马家辉。他一直在给《明报》写专栏,对写文章很有经验。后来,青霞每次写完文章都会发给马家辉,问他的意见。青霞明白什么样的人能为她的生命增光添彩,知道如何从朋友身上学到新东西,进而更好地提高自己。      

 

  不知不觉间,我和青霞已经相识30多年了。在我们的交往之中,有的东西是我熟悉一些的,我会提醒她;有的东西她更熟悉,她就会提醒我。这么多年来,在对方生命中的一些关键时刻,我们都在一起。我见证了她在美国旧金山的婚礼,她生孩子时,她父母过世时,我都陪伴着她;我自己婚礼时,我母亲过世时,她也在我身边。我们还经常一起结伴去旅行。每当我有困难,面临挑战时,青霞也会义无反顾地站在我身边,支持我。这些点滴往事历历在目,我很感激有她这样的朋友。

 

  她是中国电影的一块瑰宝

 

  如今,我和青霞无话不谈,但我们最初是因为电影相识的。我刚刚开始在电影界工作的时候,徐克跟我说,中国电影有一块瑰宝,如果有机会,我们要让她发光发热。这块电影瑰宝指的就是林青霞。只是没想到不久之后,这个机会就来了。 

 

  1982年,徐克邀请当时在美国的林青霞来到香港拍《新蜀山剑侠》,我就有机会第一次见到了青霞——在尖沙咀的一家西餐厅一起参加晚宴。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她人很亲切,我们聊得非常投缘。

 

  后来在拍摄《新蜀山剑侠》时,我开始更多地注意林青霞。那时她有一个造型是穿着全身红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类似戏曲中的一个大绣球,并且化了很浓的妆。这给了徐克很大灵感。我还记得他后来写道:“她这个造型让我想起另外一个角色,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拍这个角色。”那个角色就是东方不败。直到今天,青霞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但我印象最深的始终是东方不败。

 

  大家都说青霞是“大美人”,她自己其实不以为然。所谓“大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我觉得,青霞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她的气质和勇敢。如果人们去看她人生不同阶段的照片就能发现,她的打扮样貌好像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很懂得与时并进,并且很勇于尝试。实际上,青霞年轻时经常拍的是“三厅故事”,就是指饭厅、餐厅、客厅里的那些爱情小故事。但是她会在熟悉了这个题材之后突然去拍一部时装戏《爱杀》,也会为了出演《刀马旦》剪短了自己的一头长发。她还有胆量去拍类似东方不败这样的角色——由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的角色。包括在《红楼梦》里反串贾宝玉,她都大胆尝试。不论男女,她都演得非常出色,最终观众也接受了她的这种尝试。在我看来,她之所以这么多年来都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她的演出不停地与时并进。

 

  黑色背景前,柔和的光束下,她短发黑衣,映出饱满柔美的侧脸、长颈、V领。这是60岁的林青霞,依然美丽动人,素净温暖。她就这样出现在《云去云来》的封面上,让人们相信,她依然配得上那个称呼——东方“永远的也是唯一的大美女”。

 

配图配图

  起初她的美并不是这样,而是琼瑶小说《窗外》中江雁容的模样,“一对如梦如雾的眼睛、带着几分忧郁;两条露在短袖白衬衫下的胳膊苍白瘦小,看起来可怜生生”。第一次读到这句描写,17岁的林青霞也禁不住心想:“这不就是我吗?”

 

  第一部电影就一夜成名

 

  与邓丽君、张艾嘉、李安、侯孝贤等人一样,林青霞也在台湾眷村长大。她1954年出生,祖籍山东莱阳,一个姐姐留在了大陆,而她和哥哥、妹妹都出生于眷村。

 

  上初中时,台湾童星谢玲玲正当红,林青霞很羡慕,有一天她问三姨:“是当中国小姐好还是当明星好?”17岁时,她没考上大学,只好去上补习班。一天,她和好友张俐仁到西门町去拿订做的喇叭裤,路上遇到一个男人,问她们想不想拍电影。那时台北的西门町类似于今天的北京西单,漂亮姑娘经常能收到星探们送上的名片。于是两人收到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杨琦。

 

  过了些日子,两人无聊的时候想起这事,就跑到外面给杨琦打电话。电话那头,杨琦告诉林青霞:再找4个漂亮女同学,拍一场游泳池的戏,大家掉进去再爬上来,“若隐若现地看到你们的身材”。

 

  这句话把林青霞吓得不轻,马上就要挂电话。杨琦就问她想演什么,林青霞说只能演学生。又过了几天,杨琦又来电话:带她们到八十年代电影公司见导演宋存寿、郁正春,他们正在给《窗外》找演员。

 

  林青霞回家说起拍电影的事,不料父母、哥哥极力反对,林妈妈直接躺倒在床,病了三天。以为自己也就演个路人的林青霞打消了拍电影的念头,但她还是陪张俐仁去试了镜。不久消息来了,女主角江雁容是她的,林青霞大吃一惊。这下不管父母怎么反对,她都不肯放弃了。

 

  林妈妈搬出五六十年代香港女星林黛和乐蒂的例子,证明“最红的明星到头来也是以自杀收场”。电影公司几次派人来游说都被赶走,直到来了一位山东老乡,并且由林青霞再三保证一定洁身自爱,父母才勉强答应。陪女儿去见导演的那天,林妈妈把剧本上所有吻戏都打了叉,导演说:“拍吻戏可以借位(利用角度拍出接吻效果)。”1972年的夏天,还未成年的林青霞由母亲代签了人生的第一份电影合约。

 

  导演骗了林妈妈,这部戏拿走了林青霞的初吻。那天男主角胡奇教她怎么拍吻戏:把牙齿合上,嘴唇张开,“其他交给他”。结果两个人的牙齿磨得咯吱响。摄影师陈荣树评价道:“她像个木头。”但这些都敌不过第一次拍戏的新奇感。林青霞每天“飞”回家,跟母亲讲拍戏的趣事。有一次母亲对她说:“希望你以后都这么快乐。”

 

  1973年夏天,《窗外》在香港上映,林青霞一夜成名,自此走上电影路。很多年后,她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林青霞 云去云来 窗里窗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