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养老保障更公平更可持续

2015年01月29日 10:14 | 作者:迟福林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破“双轨制”坚冰,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养老保障事关每一个人。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对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经济转型也有重大影响。不久前,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启动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是实现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障的重大改革举措。

  以制度并轨实现制度公平。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养老保障制度是否合理,牵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谓合理,一是这个制度是否公平;二是这个制度是否可持续。应当说,过去2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养老保障体系,但制度不公平、制度运行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比如,企业职工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实行退休制度,这个“双轨制”带来了社会不公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破“双轨制”坚冰,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尽管不可能解决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制度并轨使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与城镇企业从业人员享受相同的制度,可以初步解决制度不公平的问题。这次改革充分考虑了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利益诉求,保障了他们的合法利益,不太可能出现社会所担心的提前退休潮。

  以进一步的改革实现养老保障可持续。在初步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公平问题后,养老保险可持续性的问题开始突出。这就是社会所关注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即:机关事业单位转轨成本怎么支付,养老保险基金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对于前一个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相应的转轨成本。但这个成本是否要当期支付,取决于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是采取做实的形式还是采取名义账户形式。如果采取名义账户形式,这个转轨成本将无需一次性支付,不会构成财政压力。我认为,采取这一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后一个问题,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快趋势,制度赡养率不断下降。1990-2013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由5.39下降为3,意味着过去每5.39人缴费负担1人的养老金,下降为每3人缴费就要负担1人的养老金。对此,一方面,要加大国有资本收租分红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补充全国社保基金的比例,使国有资本在养老保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缓解财政补助快速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放开二胎政策。这是有效调整制度赡养率最基础的举措,推出这项举措宜早不宜迟。同时,尽快研究并制定延迟退休方案。

  以结构性改革实现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当期,养老保障制度中的突出矛盾问题,根源还在于制度关系尚未理顺。这就需要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例如: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此外,从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出发,尽快制定并出台养老保险缴费率调整的方案,实质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负担;服务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金融改革进程。

  客观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是走向制度公平的重要一步,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实现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作者迟福林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水灵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双轨制 养老保障 公平 可持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