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卖官现象是权力滥用的毒瘤

2015年02月12日 17:58 | 作者:李洁霖 |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原标题:李洁霖:卖官现象是权力滥用的毒瘤

  2月8日,微博用户“立春后的新希望”发布视频。视频中,保定市人大代表杨志国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安刚举报公安分局局长马永乐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问题。民警安刚称,在马永乐担任局长期间,对局里的干部职位明码标价,派出所长标价20万元,副所长10万元,刑警队长30至50万不等。马永乐每年都会进行岗位调整,保证自己每年都有“进项”。(2月11日《京华时报》)

  中国有句名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风趣地表述出当官的使命在于造福人民,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可如今在某些地方,这些高贵神圣的官位居然被当作商品出售,本应富有德才的官员如今只需“多钱财”,官场变得像市场一样“自由交易”。

  这些官位的“销售员”和马永乐有着相同身份—政府官员。高官将下属的官位明码标价,前来买官者络绎不绝,恨不得挤破脑袋。本应造福人民的官员在扭曲的价值观下只关心“造福”自己和“有钱人”,民生大计早已抛到九霄员外。如此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为官者怎能寄以人民的厚望?

  再看那些急不可耐的买官者,花费重金哪里是因什么政治抱负,更别提为百姓做牛做马,不骑在人民的头上就算好的了。古往今来,卖官鬻爵都是吏治的一大痼疾。卖官的人大赚一笔,买官的人则力求上位后牟取利益,将此前的“投资”成本加倍收回。今日的买官者转眼又成了明日的卖官者,如此恶性循环,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最终严重伤害到执政权力的合法性根基。

  卖官买官问题的屡屡曝光显示出不合法的官位并非个案,严惩政治腐败刻不容缓。然而,为何选官用人上虽然早有“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标准以及群众推荐,组织考察、领导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但在实行过程中却仍然给了“买卖官位”极大的空间?若不解决背后的问题,光打几个苍蝇并无实际意义。

  之所以卖官现象屡禁不止,根源在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把手高官拥有过大的权力,往往造成“一言堂”,其他官员随声附和,对于用人的过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制约机制不完善使得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尤其当今处于经济转轨阶段,法制不健全,不少地方“人治”还大于“法治”,权力失去控制必然引发腐败。

  买卖官职者必须严惩不贷。但要想彻底清除“买官卖官”行为,还需实现有效分权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消灭一切可以暗箱操作的可能,还政治以清明,还权力以正义。

编辑:水灵

关键词:卖官现象 权力滥用 毒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