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苏州博物馆成功转型 打破外热内冷形象

2015年02月16日 15:12 | 作者:周建琳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周建琳

 

  同中国许多博物馆的门庭冷落相比,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直很热闹。作为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收官之作,人们爱把这里当作一个景点来玩,爱“外表”更胜“内容”。

 

  “但近年来苏博门前长长的队伍,更多的是为苏博精心策划的展览而来。”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在这里工作多年,亲历了博物馆的发展和转型。15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称,苏州博物馆已告别“外热内冷”局面。

 

  “外热”不再“内冷”

 

  “前些年,我一早来上班就看到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我心里清楚他们中八成左右是被贝聿铭大师的设计所吸引。”陈瑞近坦言“高兴之余是失落”,因为精心布置的展览都会被视而不见。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2013年苏州博物馆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中排名第八。”陈瑞近解释说,这里面的背景是有国家级博物馆,有“8+3博物馆”,各个省都有省级博物馆,而作为一个地级市博物馆能排这么前,是不容易的。

 

  2014年对于苏州博物馆来说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文徵明特展开始,古韵茶香茶具特展、瑞典水晶玻璃特展,到年末的陈丹青艺术展、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吴越青铜兵器特展等。这一年,苏州博物馆共推出特展 11 个,全年观众量超过 165万余人次。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记忆的地方,文物的征集伴随着地方文博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对‘记忆’的填补也愈加丰富。”陈瑞近透露,去年,苏州市人民政府斥资4250万元,从台湾古越阁正式征集夫差剑、越王剑等一批珍贵青铜兵器入藏苏州博物馆,填补了苏州博物馆缺少有铭铜器证明苏州吴文化发祥地渊源的空白,使得专题展览有了主心骨。

 

  一场接一场“重量级”的特展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对于吴地本身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外部和现代艺术的传播,都彰显了苏州博物馆用开放包容的理念,树立地方文化标杆的决心。

 

  尽现城市的温情

 

  围着玻璃柜,观众随人流匆匆转一圈,依次将陈设的展品看过去,是什么、叫什么、有什么用途,过目即忘,草草结束——沉默、静止、晦涩,博物馆给人留下的印象和体验多年一成不变。

 

  “一个好的博物馆,要打破“高冷”的形象,面向大众,博物馆怎么做展览,做什么展览,不再由博物馆单方面说了算,而是由公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来决定的。”陈瑞近认为,颠覆博物馆固有的方式,告别过去,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举个例子,我们办一个青铜器展,如果在标签上仅仅写‘二里头文化一期’‘二里头文化二期’,这种标签对观众来说,是冷漠的,跟他们无关的。“我们希望把这些展览做成有温度、有温情的展览,让观众通过展览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为此,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开展了“触摸文物,感受历史”的活动。这是让从前在橱窗内陈列的文物走近大家的身边,是苏州博物馆向文物爱好者提供的一个与文物亲密接触的机会。

 

  此外,通过结合文博论坛、七彩假日、文化体验等项目为不同需求人群开设的活动,让参与者从视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了解文物知识,感受历史气息,成为了苏州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在陈瑞近看来,变革更要在布展团队的建设上有所体现。起用年轻的策展团队,采用项目负责制,是他的一个重要举措。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才有未来,而只有年轻人最了解年轻人。

 

  坐在苏州博物馆的咖啡厅里,这里温馨的布置诗情画意,礼物准备好了,整个博物馆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正如陈瑞近所希望的那样,苏州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时尚而风雅的地方。

 

  把博物馆带回家

 

  行走在苏州博物馆,大师贝聿铭最骄傲的是紫藤园内那棵文徵明手植紫藤,虬龙盘旋,气派非凡,那是从拙政园内当年文徵明手植紫藤上嫁接过来的,一支藤条,成为沟通古今的时光隧道,延续了苏州文脉。

 

  “在苏州博物馆淘几粒文徵明手植的紫藤种子,也能把文脉植在自己阳台……”这不是网友调侃,而是真实的故事。2013年在举办文徵明特展时,苏州博物馆推出了“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结果800份紫藤种子销售一空。

 

  除了紫藤种子,去年,一款名为“国宝曲奇”的食品引爆了人们的“朋友圈”,这个以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原型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许多观众追捧。

 

  “舌尖上的国宝”,除了可以吃,还大有可为。“国宝曲奇”先在苏州博物馆的淘宝网店上以消费满48元单片换购的体验形式进行销售,仍然供不应求,随后苏州博物馆在艺术品商店和网店同时推出了礼盒装,上架短短一周不到,数百件产品即销售一空。

 

  据统计,2014年苏州博物馆自主开发 66 款文创产品,文创产品销售总额达到 512万元,其中“国宝味道之莲花碗曲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博物馆开发的创意产品,一种承载着文化理念的符号”。在为年轻的文创团队点赞的同时,陈瑞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有趣的产品形式,让博物馆及文物真正地走进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博物馆 转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