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韩美林:“天书”是我艺术之路的老师

2015年02月28日 08:57 | 作者:韩美林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的故乡山东是孔子的家乡,在那里从小写书法是一种风气。我五岁就开始写字,那时家里再穷,也没有放弃让我们写字。

 

  现在我是个画画的,可是我学书法的历史绝对在绘画之前。那时我还玩篆刻,用刀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刻得满手都是血口子。后来我玩别的(绘画、雕塑、陶艺),而且越玩越大,篆刻就顾不上了,但篆书却一直伴我终生。

 

  我上的小学是一个救济会办的“正宗贫民小学”。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小学的老师和访问过的老师、前辈,竟然都是全国最著名的专家,像李元庆、赵元任、陈叔亮、秦鸿云等,他们都是中国文艺界的脊梁。

 

  当时我们巷子口有个同济堂药店,它的后院全是药材,很有秩序地被存在各个药架子上,他们院晾晒的东西中有个大圆簸箕上铺着一些黄表纸,上面放着一些骨头和龟甲,小店员过来给我们介绍这是“龙骨”,等到后来才知道,这上面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啊!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当时年方六七岁的我见到了甲骨文,从此就与这些古老的文化纠缠上了。当时好奇的我把它们当成“图画”临摹了下来。它们奇妙而又细腻,到老也没能从我脑子里抹去。

 

  济南解放后,不到13岁的我参了军。那时我年龄小,就给万春浦司令员当通讯员。后来万司令看我喜于绘事,就把我调到“浮雕组”,给那些“艺术家”们当通讯员去了。我在这时真正接触到了一些“家”们,他们对我终生难移的志向——画画,起了转折性的、里程碑式的影响。

 

  经过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教书、运动、劳动直到“文革”,1972年11月被下放安徽淮南瓷器厂继续劳动改造……

 

  厂里工人对我不错,我们班长是一个小姑娘叫李杏春,上班时先让大家贴一大堆茶壶放到我案子上,然后让我走开。画画、写字、看书就由我自己做主了。

 

  在这个夹缝里,我一住就是六年,埋头研究古篆,直到打倒“四人帮”,竟然无人知晓。现在知道我写篆的人也不多,画我送人,字可是不轻易赠友,我深知书法功夫比画画要难得多。而且我写书法的目的是为了画画,直到现在也不改初衷。

 

  1974年底厂里照顾,任我自由地去研究和创作。工厂里搞宣传用的纸多,但没有宣纸。后来我用刷水的方法仿效宣纸效果,经过无数次试验,这些不似国画的水墨画,融传统国画和现代水彩画效果于一体的画作,居然一炮打响。我走向了世界。第一次国外展览就在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它让世界人民知道了我的小猴子、小熊猫……

 

  绘画取得的成绩使我成了“拼命三郎”,而陶瓷厂的条件又让我在篆书上走向一条另类的道路,这就是今天献给世界人民的“天书”。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韩美林 书法 “天书”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