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两会花絮】友谊宾馆的清真餐厅很“正宗”

2015年03月04日 14:58 | 作者:毛立军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毛立军)3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委员驻地之一的友谊宾馆看望并采访少数民族界全国政协委员伊丽苏娅大姐。中午时分,与大姐一起来到友谊宾馆的清真餐厅用餐。餐厅设在友谊宫的一层,一进门就看到对面的墙上挂着一个书写着阿拉伯文字的牌匾,记者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但那优美的文字一下子就显出了餐厅的穆斯林风格。

  显然,伊丽苏娅委员是这里的老熟人了。一进餐厅,就有不少人跟她打招呼,还有人依维吾尔族的礼仪与她热情拥抱。“这个清真餐厅是各驻地饭店是最正宗的。可以说是个标杆。”伊丽苏娅委员曾任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多年,说起这个餐厅了如指掌。“

  两会期间,友谊宾馆一直是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的驻地,后来有几年住到了京丰宾馆,1999年又回来了,友谊宾馆的领导非常重视清真餐厅的工作,客房部有个经理姓改,是个回民,每年都专门调过来管理餐厅,宾馆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回族厨师王师傅专门负责后厨,保证了每一道食品的正宗可口。听说王师傅已经退休了,今年宾馆专门从东直门清真餐厅请了回民清真厨师。”

  “那不是改经理吗?”伊丽苏娅委员指着正在餐厅里指导工作人员忙碌的改经理。记者于是走过去跟他聊了起来。改经理名叫改建民,他向记者介绍说,友谊宾馆平时没有专门的清真餐厅,因为每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都住在这里,所以专门为大会开设了临时的清真餐厅。“

  宗教界人士和少数民族界的委员不少是穆斯林,他们对清真饮食要求非常严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清真餐厅做得规范、正宗。因为我是回民,每年宾馆都专门把我调过来工作一些日子。我们无论是从原材料采购还是清真餐厨具的使用都严格把关,还专门辟出了清真库房、冷库和清真厨房……”

  听改经理介绍情况后,记者问起墙上挂着那个书写着阿拉伯文的牌匾的来历。原来那是几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在用餐之后,专门为餐厅书写的,阿拉伯文的意思是“清真饮食”。“这也说明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吧。”改经理颇为自豪地说。

  正聊着,看见工作人员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用餐后准备离开,原来是马寿新委员,记者走上前问道,您觉得这个餐厅怎样?马委员爽朗地说“非常正宗!完全符合我们穆斯林的口味,每次来这里都像到了家一样。”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友谊宾馆 清真餐厅 少数民族界 穆斯林

更多

更多